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生活
发布日期:2025年08月06日
当作业成了旅行“必备行李”
玩与学该如何平衡

“本是带孩子去海边放松,结果每天都在督促他完成作业。”8月5日,家住西安市雁塔北路的张艺嘉无奈地对记者说。 当“诗与远方”的憧憬撞上“作业不能停”的现实,玩与学该如何平衡?

玩不好学不好 家长学生都喊累

7月底,张艺嘉带即将上五年级的儿子林林去威海,行李箱里除了衣服、防晒霜等,还塞着书本和习题册。抵达威海的第一晚,林林趴在民宿飘窗上与“鸡兔同笼”较劲,身后的张艺嘉注意到,孩子不时抬头望窗外。“第一天他强撑着说‘写完再玩’,到第三天就蔫了。”张艺嘉回忆道,那天晚上孩子哭着扔笔:“妈妈,我不想看浪花算应用题,想光脚踩沙子。”

张艺嘉调整了计划,上午逛景点,下午留1小时写作业,晚上“亲子阅读”,但原定去看日落的行程,最终还是因为一张未完成的试卷遗憾错过。

升学关键期的家庭规划更“硬核”。“别人都在刷题,我们哪敢松劲?”西湖边的酒店里,王芸给孩子定规则:游雷峰塔默写3首相关古诗,坐船游湖得先背完20个英语单词。

作业成“必备行李” 景区有了“学习角”

记者走访发现,亲子游场景中,作业成了“必备行李”。

8月5日,南稍门附近一家旅行社内,家住附近的陈馨仔细了解着北京4日游行程。她拿着手机标注:看升旗,写300字观后感;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了解近现代史;游故宫,记录3处建筑特色;游颐和园,观察长廊彩画,解读历史故事;登八达岭长城,统计台阶数量练统计。“去年带孩子去上海没盯作业,开学考试掉了10分,今年可得把学习嵌进行程里。”陈馨看着行程表上的“自由活动”时段说,“这天下午正好留出来做试卷。”

西安站附近的连锁饮品店里,开学上初一的小杨与数学题较着劲。妈妈坐在她身后,眼里满是无奈,“小学升初中的衔接关不能松,别人都在补初一内容,我哪敢让孩子松懈?”

景区里的“学习角”也在悄然生长。家住西影路的周柠说,有天晚上她去大雁塔北广场闲逛时,看到几个孩子支着画板对着音乐喷泉写生,“我询问时,一位孩子说,他们是从江苏来西安旅游的,老师布置了‘画出旅途的美’主题作业,几人正在搜集素材。”

玩与学该咋平衡

亲子游中写作业的现象,家长与孩子感受各异。

许多家长陷入“不布置不安心,布置了又心疼”的矛盾。“适当作业能保持学习连贯性,不至于忘光知识。”陈馨说。

孩子们的心声更直接。“出来玩还得写作业,一点也不开心。”14岁的可可刚结束桂林之旅,相册一半是山水照,一半是作业打卡图。最委屈的是在遇龙河竹筏上,妈妈让他观察水流速度写物理笔记。“我只想看鱼跳,不想算速度。”可可说。

但也有一些家庭尝试平衡玩与学。如12岁小宇的爸爸提出“作业兑换制”:完成体验任务(如用英语交流、算购物花费),可兑换半小时玩耍时间。游玩期间,小宇会主动算水果捞价格,说要用“赚”的时间玩过山车。

本报记者 陶颖 实习生 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