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看点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5日
高陵区:全力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从工业强区的坚实根基,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再到民生福祉的温暖底色……9月2日,中国共产党西安市高陵区第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闭幕。据了解,今年以来,高陵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一体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四个着力”等重要要求,以全省深化“三个年”活动、“打好八场硬仗”和全市“深化六个改革”为牵引,紧紧围绕“一二三六”发展思路,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0.33亿元,同比增长10.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

产业提质 工业强区再添新动能

机械臂如舞者般灵活转动、AGV 无人驾驶小车繁忙穿梭、机器人精准地焊接汽车零部件……在位于高陵区的吉利汽车西安制造基地生产车间,冲压、焊接和喷涂车间自动化率100%的生产场景令人震撼,每分钟1台整车下线的速度,传递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产业链的带动辐射效应不断释放,吸引21家零部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超8000人,让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进程持续加速。

数字赋能、绿色转型、链式布局……这些活力满满的场景,是高陵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产业提质发展的一个个缩影。

锚定西安北部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功能定位,今年以来,高陵区坚定不移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产业强区为引擎,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8%,在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辖区申报“两重”“两新”项目19个,总投资42亿元;支持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成科技成果就地转化14项;陕西万方汽车零部件等4户企业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航天德林自主研发的复合材料测井缆实现国内首创和首次应用的重大突破。

改革创新 乡村振兴焕发新活力

走进高陵区全季西红柿城建示范园,一座11米高的连栋温室格外醒目。这里没有传统农忙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带来的安静与高效——智能环境监测终端实时更新着空气温湿度、土壤EC值等多项参数,技术人员在屏幕上轻轻一点,灌溉系统便启动精准滴灌,为每一株西红柿苗送上恰到好处的水肥“套餐”。

这座示范园是该区创新打造“高陵全季西红柿”区域公用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今年以来,高陵区聚焦“扩面、提质、增效”,制定出台《二十条措施(2.0版)》,新增产业贷款1529.9万元,先期启动300亩旧棚示范改造提升,系统构建“一眼心动”的品牌优势、“一口难忘”的品质优势、“一业富民”的产业优势,全季西红柿种植面积已达5000余亩,全年产量3.5万吨、产值约1.4亿元。

建设示范园区、开展“高陵全季西红柿”专题推介、举办“五进”系列活动、打造“高陵全季西红柿农匠”劳务品牌……围绕“高陵全季西红柿”品牌打造,该区已形成一套完整产业发展体系,从土壤到市场,从技术到品牌,“高陵全季西红柿”已经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截至目前,高陵区已有1400余户农户、40家合作社、6家企业从事西红柿种植,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年人均务工收入增加8000元至1.2万元,为周边群众开辟了一条“种得好、卖得好、能增收”的致富路径。

以人为本 民生福祉展现新温度

健康服务点测血压、“高·幸食堂”吃早餐、老年大学练舞蹈……这样便捷、充实、快乐的晚年生活,正源于高陵区“15分钟银龄圈”的构建。

而这正是高陵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的具体实践。今年以来,高陵区聚焦“为老同志办实事”,依托社区生活圈、整合各类资源、拓宽服务渠道,精心打造涵盖养老服务、健康保障、学习教育、文化休闲等功能的“15分钟银龄圈”。从“养老”到“享老”,15分钟的步行距离,走出了为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安享幸福生活,为幸福高陵增添了一道“银发风景线”。

与此同时,高陵区全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让“幸福高陵”的新图景不断呈现。“高·幸食堂”送餐服务突破100万人次,中医药文化基层行点亮群众健康生活,高陵一中、三中与市级名校结对共建,“直播带岗+技能培训”带动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414人……高质量发展红利正切切实实转化为人民群众触手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重点突破 “高陵担当”谱写新篇章

陕西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西安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明确了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高陵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文化资源丰富,推动高陵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既是重要内容,也是重要支撑。高陵区将勇担新时代文化使命,坚持以文铸魂,增强思想引领力;坚持以文传脉,增强文化传承力;坚持以文育人,增强价值感召力;坚持以文润心,增强精神凝聚力;坚持以文兴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坚持以文传声,增强城市影响力,以文化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年工作进入冲刺的关键阶段,高陵区将突出问题整改与长效治理,突出目标牵引与过程管理,突出规划衔接与项目进盘,突出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突出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突出风险防控与矛盾化解,突出选优配强与正风肃纪,突出协同联动与建言献策,突出办好实事与强化保障,推动全年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高陵撤县设区恰逢十年。知重负重、真抓实干的高陵区将继续改革攻坚、开拓进取,奋力在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中彰显更大“高陵担当”……

本报记者 张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