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学习急救。
“环境评估完毕,警戒线已设置,立即开始‘验伤’!”9月12日上午,在西安灞桥区机车公园内,一场模拟暴雨引发泥石流灾害的应急救援演练紧张展开。西安市红十字应急救援队队员迅速响应,携带AED和急救设备抵达现场,成功帮助“伤员”脱离险境。
9月13日是“世界急救日”,今年主题为“急救与气候变化”。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应对突发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本次演练紧扣主题,模拟因极端天气引发泥石流灾害,造成群众溺水、四肢骨折、头部外伤等多类伤情,高度还原真实应急救援全过程,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观看。
在实操演示环节,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借助模拟人,完整演示了心肺复苏与AED配合使用的操作流程,重点讲解“黄金四分钟”内的应急救护要点。主持人对每一步操作——从判断意识到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进行同步解说,清晰明了。不少市民踊跃参与实操练习,在队员一对一指导下认真模拟急救动作。市民张女士感慨:“亲手操作和看视频完全不一样,只有实际练习了,遇到紧急情况才敢上前、才能真正救人。”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红十字知识竞答环节,市民积极参与,在轻松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志愿者同步开展“三献”(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宣传,介绍“天使计划”救助项目,并进行普法宣传和健康义诊服务。
西安市红十字会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急救普及行列,让更多人掌握科学施救技能,切实实现“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共同为守护生命健康、提升城市韧性贡献力量。
文/图 本报记者 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