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码看视频
9月24日12时,西安小南门附近一家餐馆门口,暖意伴着饭菜香弥漫开来,餐馆老板张婷系着围裙,正将一盆热气腾腾的烩菜,小心翼翼地一勺勺盛进排队的人碗中。
“张姨,今天的烩菜炖得烂乎,给您多盛点!”这样充满烟火气的对话与场景,自去年9月底起,每周三都会准时在这里上演。
餐馆门口 她为有需要的人盛上热乎饭
9月24日10时,餐馆准时开门,厨师们一进店便忙活起来。豆腐、五花肉、木耳、粉条、土豆、火腿、白菜……多种新鲜食材陆续备好,11时许,食材依次下锅,用慢火细细炖煮。“12时,咱准时开饭。”厨师姚博一边搅动着锅里咕嘟作响的烩菜,一边笑着向记者介绍,“除了烩菜,店里还会换着花样准备麻食、土豆炖肉等。而且这一天,我们员工跟大家吃的是一样的饭菜。”
11时许,餐馆门前沿城墙根摆放的小椅子上,坐着不少等候的人。他们中有人家庭困难,有人身处低谷需要帮助。张婷到店时,大家热情地打招呼,“老板来了”“今天又要麻烦你了”……简单朴实的话语里,满是熟稔与感谢。
71岁的张女士是这里的常客,她一直独居,接过饭碗,她夹起一块炖得软烂入味的豆腐放进嘴里,脸上满是满足。家住五路口的王先生,开饭前轻声向张婷询问能否多打点饭菜,“我老伴在家,想带回去给她也尝尝这热乎饭。”张婷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答应:“您尽管带,不够再添。”王先生接过满满两碗饭菜,竖起大拇指夸赞:“饭菜是家常味,特别香。老板能坚持一年做这事,心眼好,值得我们所有人点赞!”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店外放着张婷提前准备好的小椅子,大家会自己找地方坐下,吃完饭后,主动将椅子放回原位,整个过程安静有序。这份默契中,满是对彼此的尊重。
“少的时候有二三十人,多的时候有六七十人,不管来多少人,我们都会让大家吃饱吃好。”张婷说。
爱心午餐一送一年 暖胃又暖心
“做爱心午餐,其实是受外婆的影响。”忙完饭点,张婷向记者说起这份善举的初心。她的外婆是重庆人,她吃着外婆做的鱼长大。后来开起这家餐馆,店里主打的改良版爆麻鱼中,藏着她小时候熟悉的味道。“外婆一辈子都在尽自己所能帮衬身边有需要的人,她常跟我说‘人活着,能帮一把是一把’。”张婷坦言,外婆的这句话,多年来她一直记在心里。
去年正月十六,还是餐饮“小白”的张婷,带着几分忐忑与期待,开起了这家餐馆。开业前装修时,她只是随手拍了些装修视频发在网上,记录开店的点滴过程,没想到意外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有网友在评论区给她提建议,还有热心网友特意到店,帮她一起收拾整理,这份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让她心里暖暖的,也坚定了她把店开好的决心。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店铺开业后便迅速爆火,店内9张桌子根本不够坐,顾客常常要排队许久才能等到座位。“开店挣了钱,我就想着怎么回馈大家的支持。”经过深思熟虑,张婷有了每周三为有需要的人送免费爱心午餐的想法。
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整整一年时间,张婷都从未中断过这份约定。有人不解地问她,为何要费心费力做爱心午餐,她总是笑着回答:“是大家的支持和认可,才有现在的我和这家店,回馈社会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事。”这份纯粹的善意,也悄悄感染着身边更多人,不少市民特意绕路来店里吃饭,就为了用实际行动支持这份温暖。其间,还有匿名好心人悄悄给前台放下1万元现金支持她的善举。张婷用这笔钱买了些物资,送给周边需要帮助的孩子。也有人加她的微信转账支持,她婉拒退回,并真诚地说:“谢谢你。我有店在,目前可以承担。”
如今,张婷又有了新的计划,富平的加盟店准备同步开启“周三之约”,让爱心午餐温暖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文/本报记者 陶颖 视频/本报记者 代泽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