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社区里》周刊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9日
三十五年步履不停 一袭白衣守护生命
——记“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获得者延安市人民医院贺秀丽

贺秀丽认真聆听表彰大会内容。

贺秀丽与住院患者交谈。

表彰大会现场留影。

近日,延安市人民医院主任护士贺秀丽的办公桌上,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荣誉证书——“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证书的烫金字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映照出她三十五载扎根临床一线的身影。从解放军第34医院到延安市人民医院,从梳着麻花辫的年轻护士到鬓角染霜的护理专家,贺秀丽始终以“脚踏实地步步稳,行胜于言事事实”为信念,用专业诠释使命,用温情守护生命,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篇章。

党徽闪耀

初心照亮福利院“绿色通道”

作为医院机关第三党支部书记,贺秀丽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将党组织的关怀精准送到最需要的角落。延安市社会福利院住着一群特殊的“家人”——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他们由于身体和家庭原因,就医问诊往往面临诸多不便。贺秀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带队前往福利院调研,详细了解他们的健康需求。

2020年初,在贺秀丽的积极奔走和推动下,延安市人民医院与福利院正式签署《绿色通道医疗合作协议》。这不仅是一份协议,更是一座连接医院与福利院的“生命桥梁”。协议明确,福利院的人员一旦患病,可直接通过绿色通道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治疗,无需繁琐的排队流程。为了让帮扶更具持续性,贺秀丽还牵头促成了多项帮带协作机制:医院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前往福利院开展健康体检,为每位老人建立专属健康档案;免费接收福利院和康宁医院的医护人员来院进修学习,手把手传授护理技能;每逢重要节日,她都会和支部党员带着慰问品前去探望,陪老人们聊天解闷。

在福利院老人们心中,贺秀丽早已不是外人,而是大家贴心的“编外女儿”。高龄孤寡老人马爷爷患有严重的糖尿病,足部出现溃烂症状,疼得整夜睡不着觉。贺秀丽得知后,每周都抽出休息时间上门为他测血糖、换药,耐心调整治疗方案。有一次,马爷爷的病情突然加重,足部溃烂面积扩大,贺秀丽立即协调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亲自推着轮椅将老人接到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她每天都去病房探望,查看伤口愈合情况,叮嘱护士注意护理细节。在她的精心照料下,马爷爷的病情逐渐好转。即便春节期间,贺秀丽也没有忘记这位老人,带着无糖食品和新春祝福前去慰问。老人视力微弱,看不清她的模样,却能从她俯身细致查看双脚的温柔动作中,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握着她的手不禁潸然泪下:“娃啊,你比亲闺女还亲!”

创新服务

以暖心举措点亮“护理之光”

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贺秀丽始终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隐痛”:医学科普知识晦涩难懂,患者难以理解;就医环境陌生,患者容易迷失方向;突发疾病时,患者往往感到焦虑无助……针对这些问题,她决心用创新的服务举措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和温暖。

为了让医学科普更加通俗易懂,贺秀丽开创了“微视频健康教育进病房”模式。她组织全院护士开展科普视频创作大赛,鼓励大家将枯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截至目前,已连续举办六届科普视频大赛,产出282部原创科普作品。这些视频内容涵盖常见病防治、康复护理、急救知识等多个领域,通过动画、情景剧、演示等多种形式呈现,深受患者欢迎。同时,她还运营着“掌上健康”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科普文章和视频,累计推送91期,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获取专业的健康知识。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被陕西省卫健委评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典范案例,还在中华护理学会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为其他医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连贯的医疗服务,贺秀丽推行“医护协同诊疗”模式。她组织医护人员组成专属诊疗团队,从患者入院开始,医生和护士就共同参与诊疗方案的制定、病情观察、康复指导等各个环节,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能享受到“亲人般”的贴心服务。这种模式不仅加强了医护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了诊疗效率,也让患者感受到了满满的安全感和温暖。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基础操作,但对于一些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来说,往往需要多次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贺秀丽组建了“一针准”精英小组,选拔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护士加入。小组通过开展技术培训、案例研讨、实操演练等方式,不断提升静脉穿刺水平。仅2024年,就成功攻克272例疑难静疗难题,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该小组的静脉穿刺技术在陕西省静疗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展现了医院护理队伍的专业实力。

此外,贺秀丽还创新制定了60项“清单式服务流程”,覆盖患者入院、手术、专科护理、门诊检查等全链条。这些流程以清单的形式呈现,清晰明了,让患者和医护人员都能一目了然,有效避免了服务过程中的遗漏和差错。她牵头成立的“患者综合服务中心”,整合了挂号、缴费、咨询等多个窗口的服务功能,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在慢病管理中,她创新性地融入音乐疗法与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提高治疗依从性。这些创新举措中,有两项案例获全省推广,医院也连续三年荣获全国医疗卫生行业EAP创新案例大奖。

在贺秀丽心中,那份“陕西省优秀医务工作者”的荣誉证书虽重,却远不及福利院老人感激的泪水、患者因“一针准”而减轻痛苦的笑容来得更有分量。三十五年来,她用脚步丈量着病房的宽度,用仁心拓展着护理的深度,用创新点亮着服务的温度。如今,那袭洗得有些泛旧却洁净如新的白大褂,依旧如云般拂过医院的每个角落,默默守护着每一个患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也为年轻的医护人员树立了最好的榜样。

高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