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情景朗诵《将进酒》。
9月29日,2025长安诗会“唐诗里的长安”在西安长安公园盛大启幕。本次活动由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长安区委、区政府共同主办。这场集“诗、乐、舞、戏”于一体的文化盛宴,以沉浸式演绎串联古今长安,让现场千余名观众在光影交织中,触摸盛唐的诗意脉搏。
多元演绎唐诗意境
古今碰撞燃动现场
活动现场,《霓裳羽衣曲》前奏响起,瞬间将观众拉入千年之前的长安图景。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带来的迎宾仿唐乐舞《盛世长安》率先登场,舞者身着朱红唐装,广袖翻飞如流云逐月,台下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掌声伴着乐声此起彼伏。
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的孩子们手执折扇,童声吟唱《古诗里的童年》,一句句经典的诗句,经稚嫩嗓音演绎,瞬间勾起全场观众的童年记忆;玄鸟乐队则以摇滚混搭古风的形式演绎《诗从长安来》,主唱富有张力的嗓音,让诗词意境变得鲜活,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的碰撞收获满场喝彩。
戏曲与诗词的融合更显惊艳。西安市长安区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演绎的碗碗腔《桃园借水》,以婉转唱腔讲述崔护“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浪漫故事,演员水袖轻甩、眼神流转,将古典爱情的细腻与深情诠释得淋漓尽致;西安市群众艺术馆的器乐合奏《丝路回响》,琵琶、古筝、唢呐交替奏响,生动模拟出丝路驼铃、商队往来的场景,仿佛让人穿越时空,看见千年前长安作为丝路起点的繁华盛景……
深挖文化根脉
助力塑造“唐诗之都”新形象
“这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与盛唐的对话。”现场观众李女士难掩激动,“看到孩子跟着唱唐诗、跟着鼓掌,突然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就在这些瞬间里。”本次诗会融合传统乐舞、情景朗诵、古风演唱、器乐合奏等多元形式,重现唐诗里的长安意象,打造“诗景交融”的沉浸式体验,勾勒出“可听、可感、可入画”的盛唐画卷。现场特设的唐诗主题展示区,兼顾观赏性与互动性,为市民提供了深度参与文化体验的空间。
活动特邀表演艺术家刘远、朗诵名家凌江、音乐人左辉奇等专业人士参与,同时联动西安市群众艺术馆、高校文学社团、民间艺术团体同台献艺,生动展现了“专业引领+群众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通过深度挖掘唐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活动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构筑“唐诗之都”的核心文化意象。
主办方表示,举办“唐诗里的长安”诗会,既是对历史文化的致敬,更是对西安城市人文精神的挖掘与传承。在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此类高品质文化活动不仅能增强市民的文化自豪感,助力塑造“唐诗之都”城市形象,也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提升活动普惠性,本次诗会还通过陕西公共文化云、西安发布、西安文旅等平台进行线上同步直播,让更多市民游客跨越空间限制,感受唐诗蕴含的艺术魅力。
文/图 本报记者 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