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飞展示她默画的全国铁路客运运价接算站示意图。苏楷淇 摄
本报讯(记者 张毅伟)董飞是西安铁路局西安站售票员,她凭借“人脑算力”为旅客规划最优路线,成为售票窗口前的铁路“活地图”,她说心中有图,才能更好地为旅客规划出行路线。
这张全国铁路客运运价接算站示意图包括1092个站名、388个线路名、975个接算站以及117个非接算站,对于普通旅客而言如同天书。然而,对于铁路售票人员来说,默画此图却是基本功。
出生于1990年的董飞,是西安站售票车间公认的业务能手,多次在西安铁路局客运系统技能竞赛中斩获佳绩,“刚开始尝试画图时,真的很难。铁路线网密集,密密麻麻像天书。”董飞回忆道。在车站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她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法。为方便记忆,她将线路上的站名编成口诀,从点到线,再从线到面,每日坚持默画练习。画图时,她先搭建铁路干线骨架,再以两点成线逻辑串联站点,最终形成完整铁路示意图。经过近半年不懈努力,她终将这张复杂图纸“啃”下。
这项技能需要不断重复练习以保持熟练度。西安站售票员每月需要提交一份完整无误的“绘图作业”,画错一个换乘站,整个示意图都得重画。这不仅要求线名、站名烂熟于心,还需精准设计整张示意图布局,比例精确到毫米,堪称铁路“活地图”。
而在智能查询工具普及的当下,为何仍需默画示意图?董飞的服务经历给出了答案。在实际工作中,她常遇到操作手机不熟练的“银发族”,或是赶时间无暇查询的匆忙旅客,“人脑算力”的优势愈发凸显——无须依赖设备,只需要几句问询,就能脱口而出最优路线。例如,有旅客咨询“西安到北安如何乘车”,电脑系统显示“无满足条件车次”,董飞迅速给出方案——从西安乘火车到长春,再转乘至北安。这种快速、准确的规划能力,源于她对全国铁路示意图的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
从一笔一画默画铁路图,到一言一行服务旅客,董飞以基层铁路人的坚守,以过硬的业务能力、真诚的服务态度,让每一位旅客的出行之路更安心、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