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是“国际盲人节”,在西安“白手杖24小时盲童之家”,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擀面杖在案板上滚动的节奏、志愿者与盲人的轻声交流,交织成一曲温暖的生活交响。近百名盲人与志愿者齐聚一堂,通过文艺展演、厨艺协作等形式共庆节日。
“音乐是我的眼睛,掌声让我看见世界。”视障人士张明(化名)一曲《光明的方向》深情唱罢,现场掌声如潮。盲人朗诵者语调真挚,诉说对生活的热爱;二胡、口琴演奏者指尖流转,悠扬旋律萦绕耳畔;盲童合唱团用稚嫩而坚定的歌声压轴登场,赢得阵阵喝彩。
“他们用听觉感知节奏,用触觉体会情感,却比我们更懂得如何传递温暖与希望。”志愿者李婷动情地说。
在随后的用餐环节,盲人杨先生带来了提前准备好的荷叶饼,张先生则特意准备了新鲜的肉、韭菜和茴香,“我们不光来参加活动,更想出一份力。”张先生说。
在包饺子区,大家填馅、捏褶、塑形,一个个胖乎乎的饺子整齐排列。
“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有信心。”一位盲人笑着说,“我们靠手感、靠锻炼,也靠彼此配合。包饺子就像生活,一步一步来,总能成形。”
“我们希望盲人朋友不只是被服务的对象,更是活动的参与者、贡献者。”该“盲童之家”负责人表示。
本报记者 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