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三秦学生记者·校园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7日
莲湖区教育局发布公告
控制作业总量 优化作业设计

“孩子现在放学回家,书包轻了,笑容多了。”近日,记者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采访时,五年级学生的家长王女士感慨地说。今年10月,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工作的公告》,明确提出控制作业总量、优化作业设计、保障学生睡眠等举措。

学校:

作业从“量”

到“质”的改变

“过去,作业管理往往停留在‘减量’上,如今我们更注重‘提质’。”采访中,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校长刘少东告诉记者。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莲湖区多所高中阶段中学已开始探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模式。西安市第十中学结合教学实际,形成由教务处、备课组、班主任、科任老师组成的四方联动作业管理机构。

西安市第十中学校长吕祚弘说:“学校语文学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作业,推动三个课堂融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挖掘学生潜能。”

教师:

改作业从“流水线”

到“设计者”

“以前改作业像在‘流水线’上赶工,现在更注重通过作业诊断学情。”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任欣悦坦言,学校通过作业管理改革,老师掌握了分层作业、项目式作业等创新设计方法,作业质量与针对性得到了显著优化,同时借助信息化工具和小组互评机制,批改负担减轻,把更多精力转向个性化辅导与学情分析,实现了减负和增效的双赢。

莲湖区西电实验小学负责人说,学校各教研组尝试在设计常规作业的同时,将学科活动和设计长期项目式作业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教师立足学科和学生特点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合理规划阶段性任务,不仅使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深化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更能培养其成为自主、合作、创新的终身学习者。

家长:

从“焦虑陪跑”

到“理性陪伴”

“以前,每晚作业都要写到23点,现在孩子在学校完成了大部分作业,亲子关系轻松多了。”六年级学生家长李先生说。

莲湖区教育局相关人员表示,政策中“小学生作业不离校”“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的规定,让许多家庭轻松不少。

一位孩子的妈妈分享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周末带孩子去博物馆、参加社区服务,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生:

睡眠保证了

兴趣增多了

“现在,我每天能睡9个小时!”记者在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采访时,一名初一的学生对记者说。

据了解,睡眠保障是此次政策的亮点之一。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分别不少于10小时、9小时、8小时的规定,让学生告别了熬夜写作业的现象。

孩子们欣喜的还有作业形式的变化。“上周,科学作业是种豆芽,我每天记录生长情况,比做试卷有意思多了!”一名四年级学生举着观察日记说。采访中,高中学生则对“实践类作业”反响热烈。“我们小组的题目是‘为校园凉亭设计一个比例最优的屋顶’,我们用到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函数,还自学了简单的绘图软件。当看到我们自己设计的模型被老师展示出来时,真的很开心。”一名高中生说。

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还公布了中学、小学两部监督电话,并通过“随机抽查”“家长访谈”等方式跟踪落实情况,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

本报记者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