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心100”助学行动就像寒门学子的一道光。

在2025年“爱心100”助学募捐中陕西移动员工踊跃参与。

陕西移动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困难学子家庭状况。(资料图)

工作人员走访调查受助学生家庭情况。(资料图)

2006年“爱心100”助学行动海报。(资料图)
2006年,中国移动陕西公司联合陕西省教育厅、团省委、青基会启动“爱心100”助学行动。20年来,该项目累计捐出善款超3600万元,受助学子突破10000名,提供勤工助学岗位近20000个,获得“三秦慈善奖”“希望工程30年突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入选2023年陕西网络公益工程典型案例,成为陕西省企业捐资助学史上“捐助金额最高、参与企业最多、受助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深”的公益品牌。当年的点点微光已汇聚成星河,“爱心100”将继续以“爱的承诺”照亮学子追梦路。
为光而生
坚守向善初心 践行社会责任
作为驻陕国资央企,陕西移动扎根三秦、服务地方发展,始终履行社会责任。2006年,中国移动启动“蓝色梦想—中国移动教育捐助计划”,陕西移动同步启动“爱心100”作为其延展补充,以“百分之百爱心力所能及的帮助”为内涵,助力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让教育成果惠及欠发达地区学子。
此后每年,陕西移动率先捐款80万元,同时号召员工、商业合作伙伴及社会爱心力量募捐,每年资助500名陕西省籍考入陕西二本以上高校的家庭困难学子,并通过“动感地带千人助学计划”提供勤工助学岗位。为确保资助公平公正,陕西移动建立全流程规章制度:信息收集阶段通过报纸、网络、营业厅公布报名咨询方式并筛选信息;资格审核由市县分公司工作人员实地走访,结合证明材料与成绩评定名单并公示;资金通过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专用账号直转受助人账户,逐一核实到账情况。
20年来,工作人员足迹遍布全省100余个区县村落,在陕南深山、关中平原、陕北塬梁间穿越炎夏与泥泞,秉持“为每一个名字负责”的信念送款上门。2019年,项目融入脱贫攻坚大局,受助名额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联动政府核验身份,并提速信息化建设,提升精准度与透明度。截至目前,陕西移动累计捐款1600万元,发动社会捐助超2000万元,受助学子达10016名,获得近10项公益奖项,20年无弄虚作假与投诉,收到感谢信2000余封。
追光而上
见证梦想蜕变 传递爱心力量
在捐资助学路上,陕西移动见证了无数学子的蜕变。曾因家庭困境徘徊求学路口的青少年,在“爱心100”帮扶下安心追梦,如今已遍布在各行各业:有人反哺家乡,有人科研报国,有人成为行业翘楚,有人平凡幸福。他们将当年的“微光”化作奋进力量,持续传递爱心,让“爱心100”的辉光“陕耀”。2006年受助学生白航飞曾说:“‘爱心100’不仅是爱心传承,更是精神鼓励。”
陕西移动工作人员杨铮回忆,2023年走访紫阳县受助学生刘悦(化名)时,发现其家徒四壁,女孩父母离异,父亲离世,哥哥被骗至缅甸获救后精神受损,生活雪上加霜。当工作人员表明帮扶来意,女孩瞬间泪崩。最终,杨铮联动当地团委众筹,结合“爱心100”筹得13000余元善款,解其燃眉之急。杨铮坦言,20年的走访经历让自己的家庭、工作与人生信念均发生积极变化:“‘爱心100’是传递善意的种子,让我们与学子心存对世界的希望。”
向光而行
品牌焕新升级 谱写责任新篇
20年来,“爱心100”成为陕西的温暖符号。近期,陕西移动在西安交大迎新晚会上启动项目二十周年再出发活动,通过品牌焕新注入新内涵。帮扶模式上,从单一资金援助升级为“全程伴随式”成长,提供勤工俭学、创马大赛参与、校园招聘直通等机会,构建“助学”到“育人”的长期赋能范式;品牌形象上,融入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组织学生参观通信技术成果,以公益展示数字化转型成果,培育学子家国情怀;工作机制上,从独立运作转向协同共治,前置审核环节、联动乡村振兴,依托困难学生数据库精准识别,构建透明共助的公益新生态。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电信普遍服务十周年,陕西移动将继续发挥信息化优势,融入陕西教育强省、科技强省战略,履行企业政治、经济、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谱写时代责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