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生活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
社区亲子活动 感受自然与文化之美

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树叶画。

“您知道吗?白居易笔下‘野火烧不尽’的草籽,藏着生命最坚韧的力量;李绅诗里‘春种一粒粟’的谷种,承载着丰收的希望。”近日,一场以“唐诗进小区·种子博物馆”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在西安市长乐西路街道电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电宝梦工厂儿童科创基地举行。

活动中,众多亲子家庭循着唐诗的韵律,在自然探索与手工创作中触摸种子的奥秘,让唐诗文化与生态理念在欢声笑语中浸润人心,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添上了生动一笔。

“养雏成大鹤,种子作高松”,活动开场,电宝梦工厂志愿者服务队的老师便以这句唐诗为引,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开启了“种子的奇妙旅程”。10月26日,志愿者服务队的老师告诉记者,在课堂上,老师不仅细致讲解了种子的种类、生长周期与传播方式,还带来了向日葵籽、苍耳、蒲公英等实物,搭配生动的图片演示,让“一粒种子长成参天大树”的过程变得直观可感。

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引导亲子家庭思考“为什么小小的种子,会关系到生态平衡和粮食安全?”通过浅显的案例分析,“小小种子关乎大国生态”的认知悄然扎根——从沙漠里的梭梭种子固沙防沙,到稻田里的稻种保障粮食安全,孩子们渐渐明白,每一粒种子都是生态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国责任感与生态保护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心间。

科普讲解结束后,亲子家庭结伴走进社区益亩农场,开启了充满惊喜的“自然寻宝”之旅。家长牵着孩子的手,在田埂间、草丛中细细搜寻:枫叶的掌状纹路像极了小巴掌,松针细密排列如绿色丝线,梧桐果裹着圆润的外壳,绒绒草的种子顶着雪白的绒毛……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战利品”放进收集袋,每发现一种新的种子或落叶,都忍不住欢呼雀跃,农场里满是亲子间的温馨互动与探索的快乐。

最热闹的是手工创作环节。亲子家庭围坐在一起,将采集的种子、落叶与颜料、卡纸巧妙搭配,化身“自然艺术家”。创作中,家长们耐心协助,孩子们大胆想象,每一件作品都充满童真与温度,“循环利用”的环保理念也在动手实践中变得可触可感。

文/图 本报记者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