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三秦学生记者·校园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8日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
探寻“三师课堂”新路径

本报讯(记者 陈飞波)10月26日,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名校+”第十届“思晓云教研”活动开幕。本次活动以“践行‘三师课堂’新路径,构建空间学习共同体”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共同探讨“三师课堂”实践新路径。

活动以教师、学生与AI智能体同台主持的形式开场,直观呈现“三师协同”教育样态。学生素养展演环节亮点纷呈,学生借助AI技术自主探究,将密铺知识与生活、艺术、科技深度融合,充分彰显自主学习能力与综合素养,成为学校育人理念的生动注脚。

西安市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中心主任解慧明表示,“三师课堂”是西安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载体,强调要通过教师、“小先生”、AI智能师三方协同,构建素养导向的新型课堂生态。

西安航天城第四小学“名校+”总校长杨勇表示,学校已举办十届“云教研”,其“杨勇思维空间”相关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此前开展的双师课堂、金牌小讲师等实践与“三师课堂”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将推动系统集成,打造高质量空间学习共同体。

在说课展示环节,该校语文教师刘晨璐、数学教师孟李静、科学教师许莹具体呈现了“三师课堂”的落地实践。

活动特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等专家现场指导。周洪宇在专题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三师课堂”的理论根脉与实践价值。他表示,“三师课堂”植根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了“教师—小先生—AI智能师”三方协同的教育新生态,实现从“技术应用”到“课堂生态重构”的跃迁,有效破解规模化与个性化教学的结构性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