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各中小学周边的“小饭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因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在食品安全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隐患。那么,家长该怎么选“小饭桌”?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资质核查是首要前提
在采访中,陕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荣静表示,家长选择“小饭桌”时,安全与健康是首要考虑因素,家长切勿仅因距离近或价格低而仓促决定。资质合规是“小饭桌”运营的法律底线,家长要主动核查小饭桌经营者的主体资质证件、食品经营资质以及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等。此外,家长还可通过本地市场监管部门官网或公众号查询已备案的“小饭桌”名单,确保选择正规机构。
除了证照齐全,实地考察环境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荣静建议,家长应重点关注厨房卫生,确认生熟食是否分区处理、餐具消毒是否规范、食材储存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每餐菜品是否按规定留样备查。同时,就餐区与休息区域是否宽敞通风、消防设施是否完备、应急通道是否畅通,这些都是保障孩子健康与安全的基础。
营养搭配需科学均衡
在满足安全卫生的基本条件后,膳食的营养搭配是衡量“小饭桌”品质的重要标准。营养专家杨睿表示,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需要均衡的营养。家长应查看机构提供的每周食谱,确保包含足量的蔬菜水果、优质蛋白质以及全谷物或薯类。此外,家长还应了解食材采购来源,确保新鲜安全。如果孩子有食物过敏等特殊情况,务必提前与机构充分沟通,必要时签订知情同意书。
“小饭桌”经营者的“软实力”同样值得重视。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责任心与耐心,课后辅导是否专业,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管理方式是否科学,都直接影响孩子的体验。杨睿建议家长带孩子一起到心仪的“小饭桌”“试吃”体验,观察孩子的适应情况,并与其他在场家长交流,了解实际口碑。
签订协议保障合法权益
在确定选择后,签订正式服务协议是保障双方权益的关键步骤。荣静强调,家长务必与机构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收费标准、退费机制及意外情况处理方式,并妥善保存缴费凭证。规范的协议能够在发生纠纷时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若孩子在托管期间发生意外,家长需遵循“及时取证、依法维权”的原则。如发生食物中毒时,应立即就医并固定诊断证据,封存剩余食物和餐具,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若发生人身伤害,应及时固定现场证据,并依据协议约定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机构协商赔偿。若协商未果,可向相关部门投诉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选择“小饭桌”时,家长需从资质核查、环境考察、营养评估到合同签订全面把关,才能为孩子找到真正的“放心餐桌”。
本报记者 郭子荻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