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本报讯(马佩佩)10月25日至26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294名师生搭乘“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红色教育专列,赴延安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思政研学活动。此次活动将延安精神与学校“自强不息,日新月异”校训深度融合,让红色教育走出课堂、走进历史现场。
10月25日上午,活动在“移动课堂”中拉开序幕。伴随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嘹亮歌声,师生们乘专列驶向延安。车厢内,带队老师系统地讲解了延安精神的孕育历程。
首站,师生们循着历史足迹,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深入了解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程。随后,登上宝塔山,师生们见证了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与宝塔山景区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挂牌仪式。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团委书记滕婵娟介绍了学校发展与研学规划,延安旅游集团总经理马啸解读了实践基地育人优势,双方表示将携手为红色教育搭建起长效平台。
延安红街的《再回延安》沉浸式演出,则让历史“活”了起来。以老红军刘宝顺的回忆为主线,通过“行走式”演绎,再现了“红旗班”战士爬雪山、过草地及接旗宣誓的情节,让师生们在身临其境中感悟长征精神。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安塞腰鼓的激昂节奏点燃了现场氛围。随后,在枣园革命旧址的窑洞里,延安市党校的老师以《延安窑洞里有马列主义》为题授课,让师生们深刻认识到革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强大力量。
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展品无声诉说着大生产运动的艰辛与辉煌。党徽广场上,《南泥湾》的合唱声久久回荡,成为师生们对奋斗精神的集体致敬。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实事求是”求学,用“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是学院师生们此行最深刻的感悟。作为落实“大思政课”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此次研学活动让红色资源成为铸魂育人的鲜活载体,使延安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精神力量 。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