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三秦学生记者·校园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1日
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
聚焦课堂教学 提升育人素养

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如何通过扎实的日常教学和特色创新,实现育人质量的全面提升?近日,记者走进莲湖区大兴实验小学,通过实地观察,探访了该校“聚力提质”的实践路径。

共探精准施教路径

本学期,学校以“聚焦课堂教学 提升育人素养”为主题的跨学科公开课活动席卷校园,43节创新课堂覆盖9大学科,20余组家长受邀走进课堂,共同见证“双减”背景下的课堂变化。该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杨月霞向记者介绍:“常态化的‘推门听课’,让教学指导不再是期末的集中检查,而是贯穿于日常的精准把脉。”

在刚落幕的“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暨教学能手评比”上,学校26位教师展示了AI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音乐课上,数字技术实现了“乐器大合唱”;劳动课上,编程设计出“哪吒仙宫寿宴邀请函”;数学课上,智能语音助手助力破解教学难点。此外,教研支撑同样扎实。陕西省莲湖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教研员集体下校,深入听取学校全学科16节常态课,“问诊”课堂,共探精准施教路径。

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该校校长刘少东说,本学年,学校的教科研成果丰硕。其中1项省级、1项市级、63项校级课题顺利结题。新立项各级课题59项,实现了全学科覆盖、全体教师参与。

“青蓝工程”以“1+X”师徒结对模式,为12位青年教师搭建了快速成长的平台。经赛教评选,1名教师被授予“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称号,6名教师获“莲湖区基础教育教学能手”称号。

常规筑基 特色引领

学校始终将学生常规习惯养成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抓手,每年在一年级开展课堂教学常规评比,通过“小禾苗成长手册”“文明之星”评比、流动红旗等动态评价机制,将育人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行动。

“艺术40分”主题中队会是学校德育与美育融合的创新实践。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学生们通过歌曲、情景剧、书画等艺术形式,将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等内容生动演绎。每期活动都邀请家长参与,实现了“活动育人、思想育人”的双重目标。学校组织开展的劳动教育将农耕体验与非遗项目巧妙结合,学生获益良多。

该校定期开展安全法治讲座,从“开学第一课”到“建队日法治课”,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每周二的“安全教育十分钟”根据不同时节、节点,持续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在食品安全方面,学校成立了由55名家长组成的膳食委员会,通过“食堂开放日”“家长陪餐日”等方式,构建起透明的监督机制。

刘少东表示,学校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在“提质”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