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陕西分公司西安邮区中心港务邮件处理中心的快递分拣现场。
“您的快递正在通过邮政‘高速公路’!”11月5日中午,在中国邮政陕西分公司西安邮区中心港务邮件处理中心,在5大场景、13个模块、47项功能全面应用的数字化3D孪生系统陪伴下,一件件快递正顺着传输带,实现从卸车到送达“不落地”的分拣、派送,而高速运转的传输带,就是快递小哥戏称的“邮政高速公路”。人们习以为常的“双11”,物流也正因数字化赋能而更高效、更方便。
走进西安邮区中心港务邮件处理中心,以大型设备、自动化传输设备为主要架构的中心车间,一辆辆长16米的大型集装箱式绿色邮政货车正整整齐齐地停靠在每一个卸车端口。工作人员正在将每一件快递卸车,码放至面前的传输带上,自此快递走上了“邮政高速公路”,进入分拣环节。
在这里,每一件快递都有了自己精准的定位码,作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首批试点数字化3D孪生系统的4家单位之一,西安邮区中心将港务邮件处理中心全要素、全流程“复刻”至数字空间,形成与实体场地完全同步的“虚拟镜像”。
通过5大场景、13个模块、47项功能的全面应用,管理人员可实时掌握车辆装卸进度、设备运行状态、邮件流向轨迹、人员岗位分布等关键数据,实现“一屏统览、一键调度”。
“以前巡查一圈场地需50分钟,现在通过系统,设备识别率、收容率、邮件积压点等数据一目了然,管理效率大幅提升。”运行维护中心工作人员杜卓晓说。
据了解,随着2025年“双11”寄递旺季进入攻坚阶段,西安邮区中心业务量持续攀升,10月15日至31日,邮件处理量4042.59万袋件,同比增长24%,峰值处理量250.15万袋件(10月16日),同比增长11%。面对高位运行的邮件压力,西安邮区中心以数字化3D孪生系统为核心,推动科技与生产深度融合,构建起“事前预警、事中干预、事后复盘”的智慧运营体系,为旺季“保畅通、优质效、强支撑”目标落地注入强劲动能。
系统搭载的AI智能摄像头,可自动识别货物遗撒、邮件堵塞、暴力分拣等异常行为,并实时推送预警至网格长手持终端。以往依赖人工巡检发现的邮件遗撒问题,从发现到处置需30分钟,如今系统靶向定位、精准推送,处置时间压缩至5分钟内,有效避免环节堵点。
此外,系统还具备“逾限预警”功能,对即将超时的邮件进行预判提醒,辅助管理人员优化作业节奏,加快邮件赶发效率,从源头压降全程时限。
“我们将继续深化3D数字孪生系统与生产实际的融合,以数字化推动管理模式、组织方式、运营机制全面升级,为邮政寄递高质量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邮件处理中心副总经理王晔说。
文/图 本报记者 李佳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