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6日
陕派话剧《生命册》斩获文华大奖

《生命册》剧照。(省人艺供图)

11月4日晚,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市闭幕。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推荐、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创演的话剧《生命册》荣获第十八届“文华剧目奖”,有力彰显了陕西文艺创作的实力和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雄心壮志。

作为三年一度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中国艺术节是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文化艺术盛典。作为艺术节核心奖项,文华奖代表着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其中“文华大奖(文华剧目奖)” 更是行业内的标杆荣誉。

据悉,本届文华剧目奖的评选尤为激烈,全国60余家申报主体共推荐145部作品参评,经初评、复评等多轮筛选,55部作品进入终评名单,最终,15部作品摘得“文华剧目奖”。

此次获奖实现了多重意义上的突破:对于话剧《生命册》而言,这是继2024年斩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后,再获国家级殊荣。对于陕西人艺来说,这是继3年前话剧《主角》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上摘得“文华大奖”后,再度携“茅奖”改编之作登上全国舞台艺术最高领奖台,蝉联大奖。对于陕西而言,这是继2016年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以来,陕西舞台艺术精品连续4届斩获“文华大奖”。《麻醉师》《大汉苏武》《柳青》《主角》《生命册》5部获奖作品中的4部都是话剧,“陕派话剧”这一金字招牌熠熠生辉,充分彰显了“陕派话剧”的深厚底蕴与持续创新力。

“这份荣誉是对全体演职人员最大的鼓舞!我们既自豪又倍感责任重大,这不仅是陕西人艺的荣誉,更是‘陕派话剧’的荣誉。”陕西人民艺术剧院院长李宣说。

话剧《生命册》改编自作家李佩甫荣获茅盾文学奖的同名作品,以主人公“丢”(吴志鹏)的视角,讲述了他与老姑父、骆驼、虫嫂、杜秋月、梁五方等人的人生故事。鲜明立体的人物形象、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细腻的细节刻画与生动的语言表达,将生命意义的揭示与沉思推向观众的内心深处,让观众感受生命的韧性、接受灵魂的洗礼,这也是作品深受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

“陕派话剧”发轫于“文学陕军”的现实主义传统,以舞台艺术为载体,传承文学精神内核,实现了厚重的地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已经成为陕西文化的重要名片之一。

从《白鹿原》到《平凡的世界》,从《主角》到《生命册》,再到刚刚在上海完成首演的《星空与半棵树》,陕西人艺深植现实主义土壤,将文学精神转化为舞台品格,构建起独具陕西特色的戏剧品牌。

载誉归来,再呈新作。11月8日、9日,陕西人艺文学名著改编新作《星空与半棵树》将亮相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向陕西乡党汇报“文学剧院”的最新创作实践。

本报记者 夏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