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相关法治知识。 本报记者 刘美 摄
11月23日下午,由中共榆林市榆阳区委政法委员会主办,榆阳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和三秦都市报榆林事业部承办的“法治服务零距离 平安榆阳齐守护”——2025年度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主题宣传活动在榆林城区世纪广场举行。榆阳区人民法院、榆阳区人民检察院、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榆阳区司法局、榆阳区各街道办事处、榆林市交警支队一大队、榆林市交警支队二大队、榆林市交警支队三大队等20余家单位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四个精心编排的陕北说书节目轮番上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反诈防骗记心间》以诙谐方言揭露诈骗套路,《调解员巧断家务事》生动展现矛盾纠纷调解过程,《网格员巡逻保平安》讲述网格员日常巡查故事,《平安榆阳齐守护》则唱响了共建共享平安家园的和谐乐章。
2025年度全省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已全面启动
“这个活动挺好,让我学到了很多防诈骗知识,平安建设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举行,既有趣又有用,让我们更加了解平安建设的重要性。”市民李小芬说。
在演出间隙,主办方还设置了多轮有奖问答环节,围绕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等主题与现场群众互动。“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专用电话是多少”“您遇到了矛盾纠纷,除了打官司,还可以通过什么便捷有效的途径解决”等问题引发群众踊跃参与。工作人员为答对问题的群众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品,现场气氛活跃,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进一步普及了平安建设知识。
“目前,2025年度全省平安建设满意度调查已全面启动,提醒广大市民,当接到‘12340’民意调查电话时,请耐心接听,认真作答,您的一句‘安全’‘满意’‘知道’,既是对平安榆阳建设最美的赞誉,也是对家乡最有力的支持。”榆阳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综治成果展示区、法治咨询服务区和便民服务区。在平安建设成果展示区,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展示了榆阳区扫黑除恶、矛盾纠纷化解等平安建设工作取得的扎实成效。法治咨询服务区内,工作人员耐心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便民服务区为市民提供了实用的政策咨询和生活服务。
打造群众诉求“汇集地”多元解纷“主渠道”
近年来,榆阳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统筹联动、一体推进为总体思路,积极构建多元解纷、多元共治、数字赋能、科学规范、实战实用的综治中心。榆阳区先后被评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区”,连续三年荣膺全国社会治理“典范区”“创新区”“优秀区”,顺利通过“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中期评估。
榆阳区综治中心紧扣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和社会风险防控主题,打造群众诉求的“汇集地”、多元解纷的“主渠道”。该中心建立受理区、调解区、指挥调度区,整合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力量常驻,人社、工会、妇联等16个部门单位轮驻,其他相关单位随叫随驻,搭建了智能化、精细化、多元化的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综合服务平台。在“前端”接待大厅,设立综合受理、分流转办、法律服务、信访接待等服务窗口。在“后台”设立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心理疏导等21个功能区。科学规范的设置让榆阳区综治中心成为一个功能合理、运转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截至目前,榆阳区综治中心对矛盾纠纷的化解率高达98.2%,已成为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的坚强堡垒。
此外,中心建立的《加强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综治中心开展“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流程》等,不仅为全区规范开展综治工作提供了指导,还确保了中心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运行。
将群众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完善“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榆阳区综治中心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发,以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为目标,打造了矛盾纠纷“全领域调处责任闭环链条”。
“我们不仅有‘两代表一委员’、金牌调解员、知名律师、老法官、老民警等组成的榆阳区矛盾纠纷调解专家库,还有470个人民调解组织、32个品牌调解室、3个律师调解室、13个行业性调解组织和5个司法专业调解室的力量为依托,群众的矛盾在我们这里都能得到解决。”榆阳区综治中心主任刘兆军介绍,该中心创新推行“246”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四调联动”,形成了“多元解纷+司法确认”调解模式,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为全链条抓紧抓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榆阳区综治中心按照“整合利用、填平补齐、实战实用”的原则,在31个乡镇(街道)、408个村(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驿站,扎实推进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行,同时,推行“五级五长+全科网格”“警格+网格”模式,1379名村(居)干部、1508名人民调解员、3641名网格员、453名村居乡贤等调解力量将大部分群众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最小单元。
“我们积极推动派出所所长进乡镇和街道班子、社区民警进村和社区‘两委’班子,并充分发挥‘五级五长’‘驼城义警’等各类群防群治力量,形成了专群结合、多元参与、平战联控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榆阳区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谢中华说。
叶昕 本报记者 李波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