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市井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6日
公益市集暖人心 普法服务“接地气”

活动现场。

“人身安全保护令怎么申请?要带啥材料?”“带上身份证、报警记录及医院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和申请书,法院一般受理申请后72小时内就能颁发保护令或驳回申请!”11月24日,在西安市鄠邑区余下街道后寨村的小广场上,一问一答间,反家暴知识悄然入心。

当天,由鄠邑区妇联、鄠邑区法院、余下街道办事处与鄠邑区公益爱心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反家庭暴力主题宣传活动,正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公益市集形式,将政策科普和暖心服务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活动现场,鄠邑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盘桃表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反对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更需要每一位公民积极参与。

在普法宣传区,法院工作人员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和现场咨询,向群众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从识别身体暴力、精神暴力,到讲解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流程,宣传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法律条文讲清讲透。

巾帼志愿者穿梭其间,发放宣传手册、解答群众疑问,清晰解读法律核心条款。

在“集券闯关”互动环节,群众通过参与“法律对对碰”“左手方右手圆”“普法快问快答”“套圈圈”等趣味游戏,轻松掌握“家庭和睦”“拒绝暴力”的理念。孩子们的笑声与大人们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

现场,法治宣传与便民服务同步展开。健康服务区,医护人员为群众量血压、细致解答慢性病调理和日常保健问题;公益理发摊位前,理发师娴熟挥剪,为老人和孩子修剪发型。

“这样的宣传活动接地气、有实效,既普及了法律知识,又传递了正能量。”村民王女士说。

通讯员 郑敏 本报记者 姬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