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6日
助力提升基层宣传工作质效
三秦都市报社全省通讯员培训班西安开班

课堂上,通讯员们认真听课。本报记者 马昭 摄

11月25日上午,三秦都市报社全省通讯员培训班在西安开班。在为期3天的培训中,来自全省各行业的近百名通讯员代表将系统学习新闻采写、新媒体运营、舆情引导等实战技能,助力提升基层宣传工作质效。

“我们是带着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而来的,就是想学好宣传本领。”陕煤运销集团榆中销售有限公司通讯员沙哲作为学员代表发言时说,本次培训老师授课与课堂交流同样重要,既要吃透老师讲授的专业知识,也要珍惜与全省同行交流的机会,在思想碰撞中激发灵感、共同成长。

咸阳启迪中学通讯员米海岩坦言,基层宣传常遇困惑,“如何让校园新闻更具感染力”“怎样提升新媒体内容传播力”等问题一直亟待解答,“这次培训恰如及时雨,为我们答疑解惑。”他代表全体学员表态,将牢记宣传使命,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努力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开班仪式结束后,培训课程随即展开。西安交通大学访问学者、高级工程师安磊以“AI与视频制作”为主题,从脚本创作、视频制作和歌曲创作三个核心维度,为现场学员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拆解式讲解,互动环节气氛热烈,实操指导针对性极强。

《三秦都市报》区域发展部主任闫晓鸿以“基层新闻稿件常见问题解析”为主题,结合多年新闻采编经验,为学员们梳理写作误区、传授实战技巧,助力基层通讯员提升新闻稿件质量。他结合典型案例,逐一拆解基层新闻写作中的常见“雷区”:文不对题、表述不一、数字失真、用词不当、要素不全、体裁混搭、处理不当、引述不准,用“接地气”的语言分析问题根源,让学员们对写作误区有了清晰认知。

“自信发声、精准传意——结构化表达实训”课程开篇,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口语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倍优语言教育主理人田瑜以互动提问切入:“在工作场景中,大家遇到过哪些表达困境?”现场学员纷纷踊跃回应,梳理出三大核心难题:口语表达时缺乏自信、上情下达过程中对方理解不畅、汇报工作时逻辑混乱无条理。田瑜给出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并围绕结构化表达逻辑、职场场景精准传意等内容展开深入教学,帮助学员真正实现“自信发声、精准传意”。

作为第二“主力军”,通讯员队伍一直是报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三秦都市报社已连续11年开展通联培训,累计举办各类培训110余场次,覆盖通讯员万余名,打造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全媒体宣传队伍。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