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27日
探陕鼓硬核智造 访基泰生态文旅
三秦都市报社通讯员培训班开展实践教学

学员们走进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本报记者 马昭 摄

11月26日,三秦都市报社全省通讯员培训班开启户外实践活动,组织学员先后走进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鼓”)与泾河新城基泰·上松苑,通过实地探访、交流学习,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历程、产业特色与创新成果,为通讯员提升新闻采写能力积累鲜活素材。

当天上午,通讯员们首先抵达陕鼓集团,全方位感受这家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活力。

在陕鼓文化长廊,一幅幅图文展板清晰勾勒出企业的转型轨迹——从最初的传统装备制造,逐步向系统服务商升级,同时展现了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成果。“50多年来,陕鼓始终紧跟国家发展需求,不断调整发展方向,这种坚守与变革的精神很有感染力。”一位通讯员在参观时说。

随后,通讯员们走进陕鼓总装车间。在这里,超大起重设备与坚固的重型地面格外引人注目,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依托先进的生产设施与严谨的质量管控,陕鼓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享有良好口碑。如今陕鼓已形成“能量转换设备制造、工业服务、能源基础设施运营”三大业务板块,产品及系统服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来自陕西建新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的李菲菲感慨道:“从文化长廊见证陕鼓50余年转型,到总装车间看‘大国重器’,再到能源互联岛了解高效能源方案,每一处都很震撼。陕鼓用技术创新筑牢硬实力,还将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作为煤矿党群工作者,我会把这份创新精神和文化建设经验融入工作中。”

西安工业大学交叉创新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李睿则表示:“陕鼓人坚守主业、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实践,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此次学习为科研教学提供了现实参照,未来会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作为高校教师,我也会学习陕鼓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兵工精神融入工作,为学校发展出力。”

离开陕鼓,通讯员们来到位于泾河新城的基泰·上松苑。“这里是300余亩唐风盆景式疗愈园林,以‘松’为主题,让大家‘吃得健康、玩得精彩’。”陕西基泰都市新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闵甜的介绍,引发学员兴趣。

基泰集团成立于1982年,以“构筑美好生活”为愿景,产业覆盖建筑路桥、能源开发、园林园艺等领域。陕西基泰都市新农业有限公司作为集团绿色产业链核心,秉承生态优先理念,以鲜切花、绿色果蔬、观赏园艺为基础,拓展农业旅游、研学、园艺疗愈等业态,打造“现代农业+园艺疗愈+生态康养”三产融合示范园,目前已获3项省级创新一等奖、11项专利,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从工业制造硬核实力到农业文旅生态魅力,此次现场实践让学员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深化了对企业创新发展的认知。大家表示,将把所见所感融入新闻采写,用生动笔触讲好陕西故事。

本报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