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6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3年07月17日
高考结束后他打工挣学费

未出生,父亲便因意外永远离开;生活所迫,母亲离家打工一直在外。40平方米的家里,生活着向柄坤和姥姥姥爷,姥姥精神状况时好时坏,姥爷身体不好需长期吃药,10岁时,他便学会了做饭,小小的身影更是常常忙着干家务,但这一切,并未影响他逐梦大学,今年高考向柄坤考了510分,为多年苦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母亲离家打工 姥爷给予他温暖陪伴

小坤的家,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我还未出生,父亲便因意外永远离开。”话语间,小坤满是失落。

父亲离开后,怀孕的母亲回了娘家,没多久,小坤出生,自此,开始一家四口的生活。一间40平方米的房子,是他们的家。茶几、椅子、床、书桌……并不大的房间内,除了必要的家具外,只有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如今,家里的样子,和小坤幼时并无多少不同。

“家里没有钱添置家具,母亲外出打工,挣的钱除了家用外还要支付姥姥姥爷的药费和我的学费。”小坤说,他出生没多久,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便外出打工,说是四口之家,生活在一起的,大多时候是三个人。

姥姥精神状况时好时坏,姥爷身体不好,需长期吃药。小坤幼时,姥爷照顾他和姥姥,他稍大一些,也能搭把手后,姥爷便抽空前往劳务市场,找些零活干。

长大后的小坤,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小的时候,一直是姥爷接送,无论酷暑难耐还是滂沱大雨,或是冰天雪地,小小的他总是跟在姥爷身边。“如今,每每看到接送孩子的家长,我总会想起姥爷,他的陪伴,给予了我童年温暖。”小坤说,在路上,他会和姥爷聊天,两个人的关系也愈加亲密。

心疼姥爷,10岁时,小坤便已经学会了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更是不在话下。母亲虽一直在外,但心系老人和孩子,总会抽时间回家看望。想母亲吗?“想,每次姥爷和妈妈打电话说家里的事,我总会等在一旁,就为能和她说上几句话。”小坤说。

身处逆境 从不抱怨迎难而上

虽然家庭情况不好,但小坤从未想过放弃,他始终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在学校,他每堂课都认真听讲,遇到没弄懂的知识点,下课向同学、老师请教。没有钱补课,舍不得要钱买学习资料,他会在同学不用时借回家熬夜学。

亮起的灯,陪伴小坤无数个苦读的夜晚,成绩给予他肯定,他在城固一中一直名列前茅,2023年高考,更是取得了理科510分的好成绩。“能上一本吗?”成绩出来后,姥爷问小坤。“可以的,超了一本线一些分。”听到这话,姥爷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家人在为好成绩高兴的同时,也发起了愁,小坤上大学所需的学费和生活费,对家里来说,是笔不小的开销。

为减轻家里负担,小坤找了家手机店打工。“每天6个小时,为前来选购的顾客介绍机型。”这让他更能体会母亲的辛苦,“她同时打几份工,肯定特别辛苦,上大学后,我会明确学习目标,努力学习,毕业后有能力了,帮妈妈照顾姥姥姥爷。”

“懂事。”说起小坤,母亲很是欣慰,“这些年,我不在身边,他一直非常听姥姥姥爷的话,还帮我照顾他们,学习上也不用人操心,自觉性很强,家里的现实情况,让他不得不早早成长起来,我很心疼孩子。”

2023届“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计划”,百万奖金助力学子圆梦,城固县关爱留守儿童协会会长周雪琴为小坤报名,“我们协会常年‘爱’在山区,关注孤儿、困境儿童成长,在一次开展活动时,了解到他的情况,也去过家里实地走访过,确实不容易,希望他可以获得这份奖学金,圆梦大学。”

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三秦都市报全媒体为向柄坤颁发正能量励志学子追梦奖学金一万元,助他圆梦。 本报记者 陶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