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
冠山脚下,丹江河畔,有一座县城叫丹凤。我住在县城东凤麓社区的南坪,单位是在离老家较近的镇上中学。每次从家里到学校上班,需要穿过一条逼仄而幽长的老街小巷,在车站路口与同事相遇结伴而行。周五下班返回,喜欢步行回家。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不急,慢慢走,目的是找寻一种久违的亲近感。
因为常年在乡镇工作,加之生活忙忙碌碌,我隐隐感到跟小城有些疏离。来去匆匆,忙且累。累的时候有两个去处,一是寻个安静的地方,有山有水,丹江河边听涛声,偷得半日闲。二是彻底融入人间烟火中,融入人间烟火很有治愈作用。文朋好友聚一聚,会让你真切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热闹与温度,持续激发起你心底那股子热辣辣的干劲。
周末,带着孩子去丹江河边看看。体育场湿漉漉的,少有人活动。雨后初晴的丹江河湿地公园愈发苍翠,绿意通透,滚滚东流的丹江河在橘色落日下更显奔放豪放。漫步丹江,过二桥,到江滨北路丹凤书城小坐,翻几页心仪的文字,美丽的丹江河畔尽收眼底。携一身书香,徜徉在小城最繁华的广场南路,看川流不息的龙驹大道日落金山。平日骑车总嫌这条路人多车多,步行则自由率性多了。我像一条灵动的鱼,在熟悉的水域里穿梭着。行人熙来攘往,每一张脸都那么亲切。这些面孔虽然长相各异,但都带着小城的特色。我觉得小城人的长相比较平实,清一色丹凤眼,女子不施粉黛,给人质朴清爽的感觉。很多面孔都熟悉:这不是在地下商城开服装店的那位姑老表吗?那个是谁?应该是麻花老店的胖儿子,看着眼熟。小城比较小,小得周围的人看着都眼熟。在人群中行走,我有融入茫茫人海的归属感,觉得自己不孤单;有人与你擦肩而过,有人与你共看人间烟火。
在街上走一走,感受这满街的精彩,连同夜的繁华。
在小城里走一趟,小吃一条街是最不该错过的。还未进入小吃街,就先闻到了炸鸡的香味。傍晚时分,小吃街已经开始热气缭绕。汉堡店、烤鸭店、肉食店、包子铺、烧烤铺,全都开始热情迎客了,座座爆满。吆喝声此消彼长,蹩脚的普通话,地道的方言,亲切而接地气。来一个老潼关肉夹馍,咥一份丹凤菜汤牛筋面,满嘴生香。
凤鸣街菜市场是回家的顺风路,转了个弯就到了。这条路不算是主路,比小城的另外几条主路窄点,算得上是小城的商业中心,却集中了各种各样的店铺摊点。这几年小城发展很快,摊点少了,很多路边摊都搬到了店铺。这条路上的店铺大部分都是原来的路边摊菜农发展而来的,所以显得比较杂乱。日用品批发、订做窗帘、现做香油、水果店、蔬菜店、文具用品、鞋袜批发,店铺密集多样,可谓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民生一条街,不管你需要什么东西,只要在这条街上走一遭,没有找不到的。这条街上人很多,车也很多。车子开不起来,鸣笛声不时响起,夹杂在热闹的人声中,整条街有沸腾之态。在这条街上,走着走着就觉得内心变得热气腾腾了。大街小巷,摊开的是最抚凡人心的烟火,聚拢的是人世间的冷暖。
漫步了一条又一条街,离家越来越近。城里无闲地,处处皆商机。摊主们把最好的货物晾摆出来,鲜亮亮的水果,嫩生生的蔬菜,刚出锅的卤肉,新出炉的糕点。一路走、一路买、一路香。到家的时候,已是两手满满,幸福也是满满的。漫步一城烟火色,抵达幸福的港湾。
入夜,读几页书喜欢的文字,我觉得是结束一天最好的方式,再喝点小酒,往床上一躺,一会就睡着了。
一城烟火,书里世界,酒里温柔。

陕公网安备 610103020009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