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有花
在我家乡那个小镇,一进腊月,大街小巷便摆上了卖春联的小摊位。每到这个时候,父亲总是乐此不疲地流连于此,欣赏那些脍炙人口的佳联妙句。
每年春节前夕,我都会陪着父亲挑选春联。他总是端详每一副春联的内容,从字里行间品味其深意。他常说,春联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中华文化的载体。一副好的春联,不仅要字迹工整美观,更要内容深刻、寓意吉祥。有一年春节,父亲选择了一副春联:“迎春接福庆新年,辞旧岁月展宏图”。他说这副春联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憧憬。他希望我能在新的一年里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不知是这副对联的含义,还是父亲的激励,那一年我的学习成绩真的名列第一。
父亲虽然学历不高,但也算得上是村里的文化人。后来,父亲就迷上了写春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开始,父亲连握笔的姿势都不对,更别说写出好看的字体了。父亲就去找人请教,后来又向村里要来一些旧报纸,开始天天练习。慢慢地,父亲写的字就有模有样了。
那年春节,父亲贴上了自己写的第一副春联。那春联虽没有买得好看,字体却是工工整整,父亲天天瞧着,开心不已。
后来每逢春节来临之际,父亲会提前准备好笔墨纸砚,迎接这一年的书写盛事。渐渐地,他的书房桌上,红纸堆积如山,墨汁饱满欲滴,毛笔尖尖,砚台洁净。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他挥毫泼墨。父亲写春联的过程,很有仪式感。他先是研墨,那慢悠悠、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跟墨对话。然后,他拿起毛笔,蘸上墨汁,开始在红纸上挥毫。他的笔法流畅自如,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细雨绵绵。每一个字都凝聚了他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
父亲写春联时,总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他的字迹开始变得苍劲有力,又不失灵动飘逸。他书写的春联内容丰富多样,从传统的“迎春接福”“家和万事兴”到创新的“国泰民安”“新时代新气象”,都蕴含着父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深厚情感。
我常常在一旁观摩父亲写春联。他的每一笔都铿锵有力,每一笔都宛如流水般自然。我感受到他对书法的执着和热爱,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敬畏和感激。
父亲写春联不仅仅是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更是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他常说,写春联不仅仅是为了装饰门面,更是为了传承中华文化。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每当邻居们看到父亲写的春联,都会赞不绝口。他们纷纷前来索要春联,父亲也总是乐此不疲地为他们书写。那些红红的春联贴在门上,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农家的门庭带来了浓厚的年味。
在父亲写春联的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领悟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他以书法为载体,将美好祝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每一撇每一捺之中,为我们家带来了浓浓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