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细品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4日
一碗洋芋擦擦和其他

■务滋

(一)

对于一碗洋芋擦擦,大多数陕北人是会心心念念的。

对于一碗洋芋擦擦,不同人会有不同的喜好,也就有了不同的评判。

只就同一碗洋芋擦擦:

有人说,蒸的时候面粉放得太少,有的地方粘在了一起;有人说,粘在一起不会感觉太干,便于下咽。

有人说,洋芋擦擦应当炒着吃,炒气腾腾,香味遍布,有油料的味道才更香;有人说,我家从小都是拌着调料直接吃,西红柿酱,腌韭菜,芝麻盐,再来点扎蒙油,那才算是正宗。

有人说,洋芋擦擦是要用专门的工具做出,如此才地道;有人说,不就是把土豆细化吗,土豆丝蒸出的也是同样味道。

有人说,吃洋芋擦擦就应当配一碗小米稀饭,才是家乡的味道;有人说,吃的主要是洋芋擦擦,至于配汤,西红柿鸡蛋汤,紫菜蛋花汤,哪怕只是一碗白开水都可以,无所谓。

有人说,吃的是感觉,无论是洋芋擦擦,还是芹菜的麦饭,都是类似的口感;有人说,名字都叫得不一样,怎么能是同样的味道。

有人说咸了、辣了,有人说甜了、淡了。

只一碗洋芋擦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法或是评判。谁对谁错?

无论一碗洋芋擦擦,还是其他,每个人都往往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基于原始的认知来评判好坏。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也都往往以为他人是错的。那么,都是对的,也都是错的。何来对错?

作为洋芋擦擦,众口难调。

(二)

才来西安的时候,对关中的饭食更多是不习惯,也多少有些偏见。吃不惯炒细面——不像陕北炒面,还又太干;油泼面——油大,做法也简单;羊肉泡馍——不习惯的吃法,肉也不香。

十几年中,从总是会寻寻觅觅陕北饭之外,到偶尔被人带着、慢慢地尝试新的吃法。直到现今,长时间不吃炒细面、油泼面或是小炒泡馍,都会萌生些许想念。尽管,依旧不会忘记端上各种陕北饭在故乡院子里狼吞虎咽时的满足。

如此说来,人是会变的。或也不只是饮食习惯,还包括对一些人、对一些事的认识或是看法。或只因为自己见识到了越来越多。

(三)

想来,洋芋擦擦对于陕北人来说,就像西安人的泡馍,渭南人的水盆,兰州人的牛肉面,新疆人的拉条子,四川人的火锅,或是,东北人的酸菜和锅包肉。

不同的地域,生长了不同的食材;不同的环境,有了不同的想要,就有了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口味,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特色;而后,就有了不同地域人的不同挂念。

如此的不同,或不只包括饮食,还有各式方言、说话语气、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诸如此类,成百上千。

以上种种,有关地理,有关环境,有关气候,有关历史,有关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种种,或也就是文化的多样性。

于文化本身,都安静地在自己的土地上生存、发展,历经千年;对他人而言,更多时候多少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对方的所谓对错和好坏,多少微词,很难兼容。或只未能见多,进而识广。

而后的自己,会希望自己可以慢慢地去见更多不同的人,听不同的事情,看不同人的文字,想不同人的想法,品尝不同地域的各色饮食。

因为,他们的它们,于他们,都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