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4版:腾四海贺新春
发布日期:2024年02月06日
晒“龙币”为乡党添吉庆

党先生收藏的龙凤呈祥“大花钱”。本报记者 张彦刚 摄

本报讯(记者 张彦刚)近期,龙年贺岁币和贺岁钞发行,由于人们对传统生肖龙的喜爱,带动了收藏市场一波新行情。2月4日,中国钱币学会会员、陕西著名钱币收藏家党顺民告诉记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带“龙”图案、文字的钱币,自古就被人们喜爱,人们将对新一年的良好祝愿,常常寄托在小小的“天圆地方”中,成为一种文化印象,源远流长。

党先生说,从现在的考古发现看,中国最早出现有龙的钱币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铸造的“白金三品”钱币(银锡合金的虚值大钱)中,其中圆形的龙币、方形的马币、椭圆形的龟币,造型优美,深受钱币收藏爱好者的喜爱。其中,圆形龙币上形神兼备的龙图案,让人感受到“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的天地观。“白金三品”铸行就在陕西,也是陕西的特产,如今在不少博物馆中还能见到它的身影。

采访中党先生说,除此之外,还有被我国著名的钱币收藏家马定祥断定为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开国皇帝刘岩特铸的庆典钱,“飞龙进宝”银质大钱,更是钱币收藏界的大珍。

党先生说,中国整个货币体系中除了古代历朝政府铸行的行用制钱外,官方或民间还铸行了另外一类不参与流通的钱币,称之为“花钱”“厌胜钱”“压胜钱”。这些钱有两个基本用意:一是辟邪,二是祈福。常常采用“龙凤呈祥”等吉祥语和图案做面文,所以民间有时也叫做祈福钱、吉语钱,是古代人经常随身佩戴之物,也是每逢节日及吉庆之时,家中长辈送给晚辈的祈福之物,带有美好祝福之意。

在“花钱”中有一大类与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相关,比如宋金时期铸造的“本命星官”钱、元代的镂空铸造双龙“花钱”、明清时期的十二生肖“花钱”等。党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两枚藏品,一枚是直径6厘米的清代康熙重宝背龙凤图案“大花钱”。另一枚是直径6.2厘米的清代晚期铸造,面文篆书“龙凤呈祥”背龙凤图案的“大花钱”。这两件藏品,虽然饱经岁月,但依然品相上佳,包浆温润,图案线条优美。

党先生说,甲辰龙年的新年快要到了,自己借助这些古钱币上的吉语和吉祥图案,祝福陕西乡党,龙年吉祥,万事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