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平
小时候有几年时间,我和小弟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住进了县委大院里。隔壁是父亲的同事王叔一家,他家的一个男孩三个女孩渐渐地和我们熟悉起来,成了幼时的玩伴。那时候的我,学习成绩一般,却爱读书,这便成了我今生为数不多的爱好。
记得有一次,去隔壁“串门子”,发现了王叔给他家孩子订有《故事会》杂志,顺便翻了一下,被里面的传奇故事深深吸引。于是央求道:“王叔,把书借我看看行吗?”王叔一听乐了,“爱读书是个好事情,你拿去看吧!”我刚准备去拿书,不料在一旁玩耍的他家二女儿雅雅不乐意了,一把将书抢了回去,大声吼道:“不给!不给!这是我爸给我买的。”还把书抱在怀里,捂得紧紧的。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该如何是好。这时,王叔走过来,拉着雅雅的手说,“看你这娃,一本书么,让小平看看有啥不可以的。”我那天终于借到了两本《故事会》,并说好这两本看完后归还了再借阅。
我把书拿回家后,爱不释手,用了两天时间,就把所有内容翻了个遍。那时正值开学,我便把书带到了学校,在同学们面前炫耀了一番。和我关系很好的占民、小光,他们看见后,也非常喜欢,争着抢着要借着看,在我跟前说了很多好话。但我还是左右为难,正当我犹豫不决时,他们一看我没有答应,便互相使了个眼色,不由分说,一个抱住我不放,一个径直从我手里把书给抢了去,然后两人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过了两天我向两人讨要,他们不是今推明,就是明推后,一直没有还我。大概过了有两个月时间了,一天放学回家,雅雅上门来要她的书,我慌忙解释说,“明天一定还”。第二天早上一到校,我就早早地在校门口等着占民和小光,让他们把书还给我。他俩磨蹭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书不见了。我一听愣住了,嚷嚷着那可不行,借人家的东西,必须还给人家。
可催了几天,他俩一本书都没有找见。到了那个周末,雅雅又过来问我要书。我连忙搪塞说再过两天就还。她一听就急了,直接哭起来了。这时,父亲听见哭声,黑着脸问我。看着父亲严肃的表情,我只好实话实说。王叔也听到吵闹声,便过来问明了情况,拉着雅雅的手说:“不要哭,不就是两本书的事么,回头我再给你买两本新的!”父亲也连忙说:“雅雅乖,杨叔再给你买几本连环画,算是赔你的《故事会》,你看这样行吗?”就这样,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谈判”,雅雅终于答应不要她的书了。
那一天,父亲非常严厉,让我和小弟不要吃饭了,告诉我俩“好好反思一下,写一个保证书。”当年的《故事会》杂志是要年初到邮局订阅,书店没有卖的。于是第二天,父亲给了我五块钱,让我买几本连环画赔给雅雅,我也没和她商量,便买了一套我喜欢的《水浒传》连环画,兴致勃勃地拿去还她。结果雅雅扫了一眼就丢给我,撅着嘴说,“这哪有我的《故事会》好看……”
时间不长就放寒假了,到大年初三,几个玩伴凑到一起去看电影。我一见面就拉住占民说:“赔钱!”占民还没反应过来,小光看到我坚决的表情,说:“肯定赔你!现在有钱了,我俩都有压岁钱,绝对够!”在我的“追讨”下,他俩每人给我赔了两块钱,我便把这钱存了下来,想着有机会再买一套《红楼梦》连环画归还给雅雅。可后来一直没机会,《红楼梦》连环画也没买成。后来想想,当时也不该拿好朋友的压岁钱。
此时此刻,我在整理书架时,又看到那套早已发黄的《水浒传》连环画,过往的一幕幕又在我眼前浮现,回想起那些时光,那么青涩,那么美好,值得回味,就一时即兴写了下来,仅以笔墨留存那段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