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英
由杨才琎、马伯友两位作者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蜀河口》,挥斥方遒,以高远的视角、翔实的资料、绵密的细节,重现汉江沿岸一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是为汉江儿女立的传、为蜀河口树的碑。
《蜀河口》描写的是小地方小人物。他们靠航运、码头货物分拣中转为生,既忙着自己的三餐四季,也关注着乡里乡亲的烟火冷暖。不乏善良的本性,又有各自的光宗耀祖、鲤鱼跳龙门、大鱼吃小鱼、咸鱼翻身的小心思。读到他们,仿佛看到身边的人,亲切熟悉。
这部著作文法娴熟,词汇丰富,语言精练,比喻、拟人贴切,动静结合,个性鲜明生动,如:“虽是腊月,外面清冷,豆腐坊里却是热火,白气氤氲中,包玲儿穿着极薄的斜襟大褂子……” 又如“杨牡丹吸完一袋烟,老妈子打来洗脸水,皂荚豆香胰子伺候着。净面梳头,将头发里掺的白发拿剪子一一齐根剪了,余下黑发上发油梳得牛舔的一样……”寥寥数语,一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跃于眼前。
蜀河口是湖广豫陕移民聚集地,文化的包容性强、多样性丰富,全书充满了浓郁的地域特色:“麻迷儿”“展了” “里格弄”等耳熟能详的方言俚语镶嵌其中,自然流畅、诙谐幽默,将亲情、友情、爱情演绎得委婉动人。似曾相识的探病风俗,浓墨重彩的刘老爷葬礼,失传四十多年的“拨牛”游戏,如醉如狂的“烧狮子”,高潮迭起、栩栩如生,“那狮子一张海阔四方口,上獠牙支地,下尖齿顶天,白花花似要吞人;身披三尺金毛,尾拢五缕拂尘。头一摇妖邪胆裂,步一行神怪俯首。仿佛是:文殊座旁青皮兽,观音骑下金毛犼……远观蜀河口,只见金花万树,红彤彤一片火光;其间神狮数只,起舞蹁跹。直似老君倒了炼丹炉,金睛兽过了火焰山……”仿佛穿越时空置身其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景物描写更是如梦如幻如诗: “飞雪之中,瓦栏土舍,都成琼楼玉宇;高岭枯林,皆作粉雕玉砌……一片白茫茫,唯有汉江似一条碧链,曲肠九转,在银白的丛山中缠绕……”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妙语连珠,俯拾皆是,给人以强烈的愉悦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