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细品
发布日期:2024年08月18日
我与报纸的缘分

■张广才

我与报纸的缘分,得从读报说起。在十来岁的年纪,糊在墙上的报纸,总吸引着我反复观看,这几乎是我了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消息来源,尽管都是旧闻,但于我而言依然新奇。

经常看墙上的报纸,看着看着,心想,我们县上怎么就没有报纸?县城对我这个乡下娃娃来讲是个大地方,有那么多单位,全县还有那么多乡镇和村子,那么多人,那么多事,如果有一份报纸来刊登逸闻趣事,供大家阅读了解,岂不甚好?如果我提出来,是不是就可以让我来干这个事情?那简直太好了!越想越美,一时竟有些激动。

主意已定,但是怎样才能让县上办报纸呢?听说这事归县委宣传部管,为了向有关领导提出建议时有一个直观印象,也为了证明我的“能力”,我动手制作了一份“样报”。毛笔、钢笔、铅笔轮番上阵,直尺、三角尺、半圆仪悉数用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弄出了一张像模像样的“鄜州报”。

县城离我家约有25里路,翻山越岭间就到了县城。敲开宣传部的门,几位“笔杆子”模样的干部正在伏案“爬格子”。我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拿出“样报”给大家展示。他们看了看我的“手工报纸”,其中一位笑着说:“你今年多大了?”我说“十四了。”他们相互对视了一眼,又笑了。我摸不着头脑,心想“笑啥呀,到底行不行?”跟我搭话的那位干部接着说道:“你这张报纸做得不错,下了功夫,看来也有些功底!”我听着这话心里正美呢!可他话锋一转,“但是”,后来才知道,关键就是这“但是”,一听“但是”,一般就是没戏了,前面的话只是照顾情绪,这是谈话的艺术。他接着说:“办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得有记者、编辑,得印刷,得开工资,得有编制,得花钱!”他一连串说了几个“得”,把我给说蒙了,一时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另一位干部见状,笑着说:“小伙子,好好读书,以后有机会的,等将来县经济发展了,也许你这个愿望就能够实现!先回去吧,好好读书!”就这样把我打发了。

后来的经历证明,凡事皆有缘由,很多事情皆由心中的那个“慧根”或者说“初心”决定。虽然报纸没有办成,但我参军后,在部队从事了二十多年宣传工作,还当过两年多报纸编辑,算是圆了最初那个办报纸的梦想。

如今各大报纸都有了电子版,我仍然保持着读报的习惯,并经常向报刊投稿。我的家乡尽管依旧没有纸质的报纸,但有了融媒体中心,有了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县里的大事小情,反映百姓的日常生活。时代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想象,乡亲们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我们预期的不知道要好出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