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
秋意正浓,乡村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田野里,玉米、谷子、高粱,硕果累累,仿佛在向大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远处的山峦被染上了斑斓的色彩,红的枫叶、黄的银杏交相辉映。秋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似在演奏一首美妙的秋日之歌。
周末,带着孩子回到农村老家探望父母。乡村的天空澄澈如宝石,云朵似棉花糖般飘浮着。不远处,大片大片的黄豆在秋风中摇曳,仿佛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波浪。那黄豆,朴实无华,春种之时,无需过多打理,随意撒入大地,便能在整个夏天默默生长。它们不娇贵、不矫情,顽强地与风雨为伴,坚韧地扎根于泥土之中。
如今,黄豆成熟,收割机轰鸣而过,留下一片空旷的田野。田间地头,村民们如寻宝般捡着遗落的豆子。母亲带着我和孩子也加入其中,孩子们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尽情撒欢,一边嬉笑玩闹,一边捡起散落在地的豆荚和豆子。他们那清脆的笑声在广阔的田野间欢快回荡,仿佛奏响了一曲充满活力的欢乐乐章。
看着孩子捡豆子的身影,我的思绪悠悠飘回到自己的童年时光。那时,夏天的麦子收割完毕后,我们这些小孩子便会如勤劳的小蜜蜂般在地里捡麦穗。学校也有任务要求,每个小学生放学后都要奔赴田间捡麦穗,然后统一带到学校进行评比。大家齐心协力,满心欢喜地将捡来的麦穗交给老师,看着它们被晾晒、脱粒,最后摇身一变成为麦子卖给粮站。老师会用卖麦子的钱买来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奖励我们。那时候的我们,既体验到了劳动带来的纯粹快乐,又收获了小小的惊喜,心里特别开心满足。
就在我神游的这段时间,两个孩子在奶奶的带领下已经捡了很多豆子。他们开开心心地回到家里,把捡来的豆子倒在院子里晾晒。我看着这些豆子,再次陷入沉思。
这看似平凡的豆子,却有着非凡的价值。它能够萌发出鲜嫩的豆芽,为餐桌注入一抹盎然的生机;它可以转化为香醇的豆浆,在清晨温暖人们的身心;还能够被制作成滑嫩的豆腐、美味的豆干、细腻的豆腐皮以及劲道的腐竹等各式各样的豆制品。这小小的豆子,就像生活中的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朴实无华却又不可或缺。而这些豆制品,更是具备着一种高贵的品质。它们没有特定的“个性”,无论是与素菜搭配,还是与荤菜为伍,都能随遇而安、顺势而为,以自身去成就他人。在餐桌上,它们与各种食材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默默奉献出自己的美味,成就了一道道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