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细品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0日
父亲的小白狗

■李勤峰

父亲一生爱狗,到了与狗相依为命的地步。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农村有个习惯,几乎家家都养只狗,平常看家护院,有陌生的人来了,给主人报个信。每每跟着父亲去新的地方,或是到邻居家串门,碰上狗,我会嗖地一下躲向父亲身后。无论狗怎么叫、怎么跳,父亲不急不躁,一只手放在身后护着我,一只手做着夸张的动作轰赶,嘴里与狗念叨着。狗像是听懂了意思,应付着“汪汪”叫几下,就躲到一边去了。

那时,觉得父亲能制住狗,很能耐。

知道父亲爱狗,缘于一段往事。

父亲说,他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只大黄狗,是全村个头最大的,又听话,很讨人喜欢。有一年,因为大黄狗,父亲和爷爷捡了条命。从此,父子俩视黄狗为救命恩人,日子再难过,也要省出饭来喂大黄狗,直到黄狗老去。

我们都长大了,父亲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就把大黄狗的故事讲给孙子听,而且讲的更起劲,招惹的我儿子天天讨要,非要在楼上养只狗,我和妻子费了好大劲,才把儿子劝住。

小时候,心里曾想,父亲咋不自己养只狗呢?后来,我好奇地问父亲:“你这么喜欢狗,咋不再养一只呢?”

父亲看着我,不说话。

为什么不再养狗?到了晚年,父亲终于开口了:“狗是最通人性的。狗死了时,我受不了那股心酸难受的劲。”

过了多少年,在父亲承包的那片荒山上,我竟然看到,父亲不但养了狗,还养了一只猫。回家向母亲打听,母亲告诉我:“那是一条没人要的狗,你爹心疼它,就领来家里养上了。”

看父亲对它们的悉心照料,我都眼红。

八十岁的父亲,坐一个小马扎,拐杖斜搂在胸前,身旁是一个宽大的竹藤椅,椅子里睡着一只小白狗,一只小花猫。父亲把一只手放在椅子的扶手上,另一只手扇着扇子,扇子的风大部分给了睡觉的狗和猫,自己只留下了一小份,看到我来了,用扇着扇子的手指了指睡觉的狗和猫,挨了一下自己的下巴,又指了指远点的马扎,我会意,这是告诉我:它俩在睡觉,不能大声说话,坐那里等一等。

我们爷俩再次说起小白狗的时候,是一个很心酸的场景。

这一年,父亲因病住进了医院。他一生或许是身体底子好,或许是心疼钱,除二十年前因癌症被我们劝进医院,做过手术外,就没进过医院。一听父亲住院了,我来不及回家,直接奔向医院。

我疾步走到病床前,抓起父亲的手腕。父亲的头极慢地转过。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圈,父亲尽量微笑着,对我的到来,显得满意又高兴,说出了心里的挂念:“我想你两个叔叔,他们能来看看我吗?”

“爹,您等着,我这就给他们打电话,让他们来。”

父亲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又费尽全身力气嘱咐我:“回~家、回家给我喂喂狗和猫。”

“你放心,一定把狗和猫都喂好。”三天后,父亲走了。没能再看到小白狗和小花猫,也没有等到远在他乡的弟弟。

回到工作的地方,一忙活,替父亲照看狗和猫的事,我确实忘了。

再一次见到小白狗,是小白狗在父亲曾经走过的路上寻找。

我问妹妹:“咱爹走后,狗就一直这样找?”

“是,它就一直这样来回的找。咱爹落脚的地方,都找遍了,咱爹坐过的地方,一等就一天。这狗动了心思,不吃不喝的。”

再后来,在给老人去举行祭祀仪式的路上,小白狗不知从哪里蹿了出来,一直跟在后面,怎么赶它也不回家,叔叔说:“别赶了,它想你爹了,跟着咱一起去吧。”

祭祀完往回走的时候,小白狗一下子没了精神,两只后腿也无法站立。小白狗在父亲坟前的一幕,使我怎么也放不下它,经常打电话,嘱咐家里人,要照顾好它。

当我又一次打电话的时候,家里人告诉我:“那天看到狗好点了,就把它放出去了,天黑了也没回来,后来在咱爹的坟前找到了它。”

“小白狗死了。”

我的手机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