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5版:《社区里》周刊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03日
电动车“请”出去 应急救援“胶囊”搬进来
筑牢小区安全防线 他们这样做

扫码看视频

社区里的应急救援“胶囊”。

所有居民的电动自行车,均不进入小区大门;小区内建设有应急救援“胶囊”,既方便居民生活,又提高基层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基层应急管理一头连着“安全指数”,一头连着“幸福指数”,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绿地香树花城社区积极提升应急能力,筑牢安全防线。

“你看,现在我们小区院子里宽敞多了,小孩追逐嬉戏,老人来来往往,也不担心被电动车碰了。”在绿地香树花城小区散步的牛先生向记者说,他家有电动车,平时接送孩子上下学。之前,由于小区楼盘建设时未规划电动车停放区域,很多居民随意把电动车停在院子里,占用小区公共路面、“飞线”充电、车辆疾驰通行等行为,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和居民的正常出行,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后来,征得大多数居民同意后,在小区东门外、北门外规划了电动车停放处、安装了充电桩,去年12月底正式启用。此后,电动车再也没有进小区了。

3月1日,记者在该小区东门外看到,上百辆电动车摆放得整整齐齐。工作人员表示,东门外和北门外两处提供了900多个车位供居民停放电动车。

把电动车“请”出小区,把应急救援“胶囊”搬进小区。

“之前我生病了要用轮椅,社区工作人员从应急救援‘胶囊’里拿来轮椅,借我使用了一周。”今年70岁的居民李先生说,应急救援“胶囊”里有许多应急物资,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记者来到应急救援“胶囊”前看到,这是一个高2.6米、长6米的横向放置玻璃钢罐体,因其外观喷涂为白色和红色两部分酷似“胶囊”,内置有应急救援设备物资,故此命名。

“‘胶囊’平时用于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存放救援物资。在灾害事故发生时,可以打开‘胶囊’进行救援。”工作人员苟明霞说,居民们平时还可以免费借用这些物资。

规范电动车停放、建设应急救援“胶囊”只是该社区应急建设中的两项工作。在社区内,有各种应急相关器材或设施,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栏、自然灾害科普角、防汛物资存放点和微型消防站等。

“我们社区负责绿地香树花城这一个小区,一共2976户,5000多居民。”绿地香树花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方介绍称,寒暑假期间,社区利用应急物资科普角,给孩子们上应急课;2023年,社区成功创建了省级防灾减震示范社区,并依托楼栋长工作制度和网格长建立了基层应急体系。

文/图/视频 本报记者 姬娜 实习生 李雨轩 郑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