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城事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9日
贺红飞:扎根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

从乡村教师、村委会主任、村支书,到如今担任榆林市绥德县满堂川镇综治中心主任,46岁的贺红飞在黄土地上书写着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日前,贺红飞荣获2024年度陕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2008年,已在绥德县定仙焉镇贺家山村小学教学多年的贺红飞,因工作出色被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委会主任。面对乡亲们期盼的目光,这个29岁的年轻人立下誓言:“要让大伙的日子红火起来!”

他多方奔走争取资金,将出村土路拓宽成4.5米水泥路,打通了农副产品外运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贺红飞带领村民成立种植养殖合作社。天未亮就蹲守猪舍,深夜还在研究防疫技术,他的付出终见成效:2017年合作社出栏生猪1000头,468户村民首次拿到分红。这让贺红飞更坚定了“带着乡亲们蹚出致富路”的决心。

“老百姓的事无小事,要对老百姓讲信用,要把他们的利益放在第一位。”2018年,贺红飞担任贺家山村村支书,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有一次村里的两户人家因为土地问题吵了起来,经过贺红飞多次耐心调解,两家达成共识,停止了多年的“冷战”,这让他明白,身为基层干部除了要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也有责任把基层矛盾处理好。

两年后,贺红飞通过考试成为满堂川镇政府的一名公务员,贺红飞将多年基层经验融入矛盾纠纷调解。在“说事堂”调解室,他独创“三心工作法”——耐心倾听、细心查证、公心裁决。面对灵宝村两户村民因国道旁建房引发的出行纠纷,他多次实地勘测,对照政策法规反复调解,最终让对峙三年的邻居握手言和。

“很多矛盾都是‘一口气’的事,早介入就能化解在萌芽。”贺红飞办公室的调解记录本密密麻麻记了98起成功案例:土地边界、邻里纠纷、老人赡养……如今,“有事找红飞”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口头禅。2024年7月,贺红飞担任综治中心主任后,本着“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的宗旨,他在“说事堂”的基础上组建了“百人说事堂”,吸纳政府职能部门人员、乡贤能人、退休干部、青年骨干成立调解人才库。“就像中医治未病,我们要主动到村里揽事,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贺红飞说。

从风华正茂到不惑之年,贺红飞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基层。面对赞誉,他总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你把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们就会把你当自家人。”如今,这位黄土地的儿子依然奔波在乡间小道,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在新时代的乡村治理实践中续写着“雷锋故事”。

本报记者 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