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7版:纵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2日
点燃学生课间活力
榆林市横山区一学校创新编排陕北秧歌操

秧歌课间操现场。

3月19日上午,榆林市横山区第四小学的操场上传来阵阵欢快的鼓点声和悠扬的陕北民歌声,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进校园”课间活动在这里热烈展开。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脚踏鼓点,跳起了充满陕北风情的秧歌舞,为校园增添了一抹浓厚的文化色彩。

课间操现场,在激昂的音乐声中,学生们整齐地排列在操场上,一招一式尽显陕北秧歌的豪迈与奔放。秧歌操指导老师刘秀秀说,她通过将陕北秧歌的基本舞步和部分筛选出来的陕北民歌进行编排,创造了这套陕北秧歌操。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热情高涨,积极配合,动作要领掌握得很好,进步得非常快。

五年级(3)班白雨鑫说:“今年学校在课间给我们教了陕北秧歌操,欢乐的音乐、动感的节奏,跳起来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我非常喜欢。”

据了解,此次课间活动是横山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部分。近年来,横山区创新举措,积极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发展。通过非遗进校园,学生们不仅学习了秧歌舞,还了解到经典的陕北民歌。嘹亮的歌声与欢快的舞步交织在一起,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

“陕北秧歌、陕北民歌是我们陕北的文化瑰宝,传承了千百年。我校利用大课间活动在校园里积极推广,旨在培养学生们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同时,也是我校落实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举措。今后我校将继续探索更多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里不断生根发芽。”横山区第四小学校长朱彦霖说。

文/图 高启盼 本报记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