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雁塔区第四中学初一(4)班 张清音
每次看到那本泛黄的相册时,我就像闻到了家乡那熟悉的槐花香,心一下子就被带回到了童年。
在这本相册里,有许多我和奶奶在老家时的照片,其中有一张是我和奶奶在大槐树下乘凉的照片。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就像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炎热的夏天。我好像听到了家乡的蝉在槐树上奋力地鸣叫,它们像是在宣泄着一种情绪。
照片里,家乡的山绿得如同泼了绿颜料一般;照片里那棵高大的槐树下,洒满了浓密的阴凉;照片里家乡那清澈的小溪日夜欢快地流淌着;照片里那片林子中,总会传出布谷鸟好听的鸣叫。
奶奶告诉我,这棵槐树是太爷爷年轻时栽下的。它从一棵小树苗长到现在,要4个人才能合抱住。大槐树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树皮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
每当槐花盛开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能闻到槐花的清香。奶奶每年春天都会给我做槐花饼,那是我童年最期待的美食。
还记得,夏夜的星空下,奶奶总会在槐树下给我讲那些古老的传说,她的故事好像永远也讲不完。她一边摇着蒲扇给我扇凉,一边讲牛郎织女的故事,那些故事似乎都和着槐花的香味,把我带进梦乡。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老家。每当在街上看到卖槐花饼的,我都会想起奶奶,想起那棵高大的槐树,想起槐树上白得像雪一样的槐花。
前几年,每到春天,只要我有时间就会回到家乡。看看绿油油的槐树,听着小溪的流水声和蝉儿的鸣叫,尝着奶奶做的槐花饼,我才会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很少再回家乡,但槐花和槐花饼的味道却永远留在我心中。慢慢地,那张照片成了我唯一的挂念。
现在,家乡的老槐树依然站在时光里,而那张照片已经发黄,它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成了我永远的记忆。
教师点评:习作以槐树为情感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童年和奶奶的深切怀念。作者将槐花香、蝉鸣声等记忆碎片编织成动人的画面。情感真挚,结构完整,从现实照片切入到童年回忆,最后回归现实,形成圆满的情感闭环。
指导老师 张熳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