浐灞三小学生表演《小雅·鹿鸣》。
本报讯(马佩佩)5月21日,西安市2025年小学段跨学科实践赋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暨大教研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在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举行。
活动分为主会场跨学科成果微分享、分会场各年级跨学科主题课程研讨课、跨学科课程微讲座三个环节,全方位呈现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在跨学科领域的做法及实践成果。
主会场开幕式上,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跨学科艺术表演《小雅·鹿鸣》,将语文、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嘉宾现场体验了唯美的视觉盛宴。各年级以市集摊位的形式进行跨学科成果展示,六个年级的主任依次介绍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跨学科课程成果。
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市级“名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董海英表示,学校自2020年开始跨学科教学实践,已多次迭代升级,目前已迈入4.0版本,形成课程研发、实施、评价闭环,还有无铃声课堂、行走课程等特色,跨学科课程已成为全校教学常态。现在,学校以跨学科主题式学习为路径,引领学生走向课堂的中心,走向课程的中心,更走向学习的中心,让学生们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实践者。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解慧明作了题为“落实‘四新’要求 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报告,分享了关于课程教学变革的观点。强调教学应从传授知识经验转向培养思维方式,在智能时代要因材施教,深化教学变革,加强真实情境学习,重视跨学科学习。
随后,各分会场跨学科主题课程研讨课上,嘉宾走进不同的学习场域,共同见证了西安市浐灞第三小学在跨学科主题课程中智慧的交融与思想的碰撞。
跨学科课程微讲座环节,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各科目研究员以及相关专家带领老师们一起分享、点评。本次活动既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学习,又是精进成长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