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8版:细品
发布日期:2025年05月24日
粽香飘来思亲人

■ 白卫民

端午未至,市场上小贩售卖粽叶、香包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浮动着若有若无的粽香味,我深吸一口这特有的香气,告诉自己端午节快到了。

每年端午前夕,父亲和母亲总是要忙碌好几天,到河边摘粽叶、买糯米、选大枣。快到端午节的前一天,母亲舀水淘米,父亲则早早将粽叶浸入一个大盆里,蜷缩的粽叶在清水中舒展成鲜绿的模样。

圆润饱满的糯米,经过清水的冲洗愈发莹白透亮,父亲用手抓一把捧在掌心,指尖轻轻拨弄,糯米便乖巧地排列开来,“泡到位,可以包了”,他对母亲说道。这时,母亲将糯米、红枣、红豆等食材一一摆放好。5片粽叶相互掺在一起,平铺在一个木板上,十字交叉摆放。只见父亲双手翻飞,动作娴熟,很快把粽叶挽成一个锥形,右手捞一把米和红豆放进去,用手轻轻一摁,再放几颗大枣,然后折叠粽叶封口。细细的粽绳在他手中缠绕,眨眼工夫,一个精致的三角形粽子就包好了。层层叠叠的粽叶裹住糯米和大枣,将浓浓的思念与爱意紧紧包裹。

母亲在一旁帮忙捋粽叶,递绳子,协助父亲。有时候,邻居大婶也过来帮忙。不一会儿包好的粽子堆成一座小山。我们家包完了,父亲还会被请到邻居家帮忙包粽子。

晚饭后,母亲把包好的粽子放进一口大锅里,加水先武火煮开后,再文火慢慢煮,直到煮熟煮透。火苗在锅底跳跃,锅里的粽子咕嘟咕嘟地翻滚着。母亲守在灶台前,不时拉风箱、添柴,炉膛的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庞,喜悦洋溢在母亲的脸上。煮了一个多小时后,屋里香气四溢,满屋子飘着粽子的香味。小时候我们哥几个守在锅台旁等候吃粽子,实在熬不过了连衣服没脱就睡着了。天刚麻麻亮,母亲掀开锅盖,一股热气腾空而起,粽香味飘了出来,我们哥几个被这香气熏醒了,一个个伸出脑袋看着锅里的粽子,顾不上穿衣服,直流口水。母亲笑着说:“一个个馋猫。”她拿来碗一人一个,充满爱意的眼神,盯着我们美滋滋地吃了起来。一个不够,再来一个!母亲也趁着热乎劲儿,盛好粽子走东家串西家,让邻居的娃娃也都尝一下。吃饱了把嘴一抹,我们就兴高采烈地上学去了。

后来,我和哥哥举家搬到县城,每年端午节这天,父母一大早就坐十几里班车,赶在我们上班前到家门口,送来十几个粽子,注视着我们香喷喷吃下,才乐滋滋地回去。年年如此,风雨无阻。

2013年后,我因工作调到外地去了,每到端午节,母亲总是给我留几个粽子,不是等我回来吃就是在我走的时候,让我带到那边吃。离别时,她那不舍、期盼的眼神,一直目送我走出家门。

又是一年端午到,我轻轻推开老宅的门,空旷的院落,树叶静静躺在地上。邻居家的粽香不时飘进院落,我却再也闻不到父母亲包的粽子香味了,也吃不到当年粽子的味道了。

父母亲包粽子的身影总在我眼前浮现,我仿佛看到了他们送粽子时的眼神,这眼神就好像是永不枯竭的能量源泉,支撑着我跨越一道道荆棘小沟,在事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小的成就。

每想到这里,泪水已经湿润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