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有时代性 贴近现实生活
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教师 康祥
今年的高考试题,在立德树人和服务选才方面,体现得非常充分。试题材料的选择,具有时代性,贴近现实生活,试卷的形式稳中有变,体现了考查的灵活性。
试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好的体现。诗歌鉴赏选择了著名诗人宋之问和陈子昂的两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优秀典范。
今年的高考对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都有很好的体现。课程标准中有对文体的简单划分,都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文言文阅读的11题,体现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紧密联系课本,这样的试题设计打破了刷题的怪圈,促使老师真正重视手头的教材使用,而不是去猜题押题刷题。
稳中有进,又有新意。例如,试题特别强调文本细读,学生需要对文本信息进行准确筛选和把握,提升了阅读的精准性要求,这对学生有非常正面的导向。
体现对中国古典优秀诗词的重视
西安市第三中学教师 张佳静
本次语文试卷中作文题目以考生们熟悉的诗句作为材料来引入,体现了新高考对教材的重视。所选的3句诗歌,均为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给人一种亲切之感,能引起学生充分的想象,使得学生更容易下笔。
材料中“我们”出现了4次,充分体现了新高考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这也是要求考生充分明确自身的感受,要有深入的思考与体悟,切实地关注自己的内心,以己手写己心,体现了新高考作文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
材料中两段文字,层次分明,指令明确。第二段材料虽然只有简洁的一句话,但用一个假设句,创设了具体的情境给出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结尾的省略号,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引人遐想与深思。
本次作文题目,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体现了对中国古典优秀诗词的重视,对其深厚情感内涵的挖掘。而材料又将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既有古典美,又有时代特色,引导当下的考生关注个人的感受与成长,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