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董毅 左婷) 6月19日,宝鸡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主题发布会首场聚焦岐山县。这座古称“西岐”的周文化发祥地,以“南造一辆车、北做一碗面”的清晰战略路径,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202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95.59亿元,是2020年的1.16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3807元和20134元,是2020年的1.23倍和1.36倍,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岐山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军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县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深入实施做强汽车产业、做大“一碗面”、做活周文化、做靓“一城两区”四大战略,推动县域经济提质增效。
作为西北老工业基地,岐山(以蔡家坡经开区为核心)将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全力打造“配套陕西、服务全国、出口海外”的产业基地。以陕汽商用车为龙头,带动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及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协同发展。
“十四五”以来,全县累计招引汽车产业项目93个,总投资188.84亿元;实施汽车产业项目198个,总投资467.3亿元;新增规上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22户。陕汽车架、法士特智能工厂、华强新基地、福士汽车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陕汽商用车生产线实现每5.5分钟下线一台整车,汉德车桥销量连续8年稳居亚洲第一。2024年,全县汽车产业本地配套率达40%,整车产量超3.1万辆,陕汽新能源车销量跃居行业前五,汉德车桥产值突破百亿大关,金鼎铸造等5户企业成功入围陕西汽车工业30强,基本形成“研发—整车—零部件”全链条生态。
在县域北部,岐山以做大“一碗面”经济统揽乡村产业振兴,聚焦臊子面、擀面皮两大核心,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通过建设优质小麦基地32.43万亩,培育天缘、美阳、德有邻等骨干企业38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42户,发展臊子面、擀面皮经营户3000余户,建成岐山面全产业链生产加工基地、臊子面孵化基地等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岐山县还积极拓展线上线下市场,推动“百城千店”工程,以“连锁经营、特许加盟”方式开设87家臊子面、擀面皮连锁店和加盟店,北郭民俗村等餐饮“商圈”备受青睐。通过建设产业技术中心和培训基地,发展20个“一碗面”专业村镇,带动9.3万人就业,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7.8%。
2024年,“一碗面”经济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62亿元,成功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全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并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优秀等次,荣登全国产业兴旺示范引领力百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