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益新中学七年级(8)班 史雅煊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一首词的开头。每次读她的词,总被她的才华折服,更为她的自由不羁而感慨不已。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她早年的作品,写出了少女纯情天真的神态。然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读半生烟雨,半世落花,刚柔相济,宠柳娇花。
少女时,她泛舟湖上,惊起一滩鸥鹭。藕花间传出的笑声,都能冲破暮色,甚至令晚风都能染上清甜的味道。她提笔写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用花瓣的肥瘦丈量春日的深浅。短短数语,尽显她的聪慧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那份天真烂漫,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
她的婚姻,是书房里泼墨的浓香。“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达了两人志同道合且幸福的爱情。与丈夫赵明诚“赌书泼茶”的时光,连茶香都浸润着金石的温度。他们在《金石录》中捡拾历史的碎片,用“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待,将相思写成月光下的长卷。青州十年,令她的词中生长出连理枝的温柔,泛着潺潺的温情。
她,是一个用诗词丈量生命的奇女子。在“物是人非事事休”的叹息里,也呐喊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言。
她的暮年,是漂泊的也是孤清的,守着一个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在孤舟上,只有凄凉的灯火。“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金兵入侵,丈夫病逝,她带着十五车文物开始漂流。在江南的孤舟上,她数着“梧桐更兼细雨”,感叹生命的意味。
读李清照,我仿佛看到一个奇女子在历史长河中独行。她用少女的天真烂漫谱出自由与活力,致使沉醉仍不知归。她用温暖的心,赋予诗词感情和深沉的爱,用文字倾诉着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她将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交织成锦,那些被泪水浸透的长短句,最终以 “千古才女,一代词宗” 之名,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我合上书卷,仿佛看见她独立于宋词的长河边,将半生风雨写成了永恒的绝唱。
教师点评:习作紧扣李清照这一历史人物,通过其诗词与人生经历展开叙述,展现了她的才情和坚韧。指导老师 江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