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初二(2)班 张梓牧
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阿姆斯特朗说:“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这句话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为道出了人类面对浩瀚宇宙时那种复杂而深刻的敬畏之情。敬畏,不是恐惧,而是心灵被伟大事物触动时产生的震撼与谦卑。
大自然永远是唤醒敬畏的最佳课堂。苏轼泛舟赤壁时,写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正是面对奔流江水时的时空敬畏。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惊奇。”正是这份对自然奥秘的敬畏,推动着人类不断探索。
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智慧的结晶同样令人敬畏。敦煌壁画历经千年依然绚丽,每一笔都凝聚着古代画工的虔诚;《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诲,穿越两千多年,至今仍影响着我们。对先人智慧的敬畏,让我们得以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前行。
在个人成长中,那些照亮我们生命的人与事同样值得敬畏。海伦·凯勒感谢老师让她理解了“水”这个词背后的整个世界;居里夫人在艰苦环境中坚持研究,源于对科学真理的敬畏。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敬畏能激发人内心最崇高的力量。
当我仰望星空时热泪盈眶,是因为在浩瀚宇宙中,我既感受到人的渺小,又体会到思考与创造的伟大。从石器时代到信息时代,人类文明的每一步都伴随着敬畏之心的指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保持敬畏——对自然、对历史、对生命的敬畏,让我们在纷繁世界中找到方向,永葆心灵的感动与谦卑。
教师点评:习作围绕“敬畏”展开,视野开阔。作者巧妙串联登月壮举、自然奇观和人文智慧,又融入西方哲人的深刻洞见。语言凝练而富有诗意,兼具思想深度和人文温度。
指导老师 行阿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