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网
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01版:微报纸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8日
从“单独作战”到“合力攻坚”
社区“警社共治”解民忧

“警社”携手治理车辆乱停放。(受访者供图)

“楼上孩子晚上太吵了,跟他们家说了几次都没用……”“隔壁那家在楼道里堆了好多东西……”在西安市新城区华清学府城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接到居民投诉后,便叫上社区民警一起,前往现场化解矛盾。

这是华清学府城社区“警社共治”工作的常态。自社区“暖心警务会客厅”成立以来,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幸福中路派出所民警固定在社区警务室值班、办公。如今,社区和派出所从单独作战变为紧密合作,为这个拥有45栋住宅楼、常住人口超3万人的超大型综合社区提供快速且贴心的服务。

商户“定点”摆摊 居民不再“心烦”

9月5日,记者走进华清学府城社区,小区北侧一排临街商户门前的道路上,划有一条条摊位分界线。过去一到傍晚,沿街餐饮门店的桌椅便摆到了路上,顾客们虽可以置身于市井烟火气中,却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商户们到处乱摆吸引人流量,反而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每次从这过都很困难,整个人心情都被弄得很烦躁。”小区住户高先生说,尤其夏夜,许多顾客喜欢露天吃烧烤、喝啤酒,嘈杂的声音让附近居民难以入睡。

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民警一起,经过前期走访、调研,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为商户们划定了固定的经营区域。同时,考虑到夜间噪声扰民的情况,要求商户们22时30分之后停止露天经营。

“社区组织商户们开了几次会,大家签订了承诺书,在经营的同时确保行人正常通行,并且保证周边居民的休息时间。不仅如此,他们还配合将门店安装的监控接入派出所监控网络,民警可以通过监控系统,实时掌握动态情况,一旦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能够迅速出警处置。”社区民警赵艳介绍,这一系列措施配合日常的社区走访、警务巡查,这条路的秩序大有改观。今年这里没有发生一起治安类案件。

“现在道路畅通了、干净了,晚上噪声也小了,而且一路上有‘电子眼’护航,心里也更踏实了。”居民程敏说。

联席会议分享进度 “警社”联手化解难题

“上次说的地下室堆垃圾的那家,清理完了没?”“老太太说是我们找的人来收卖不上钱,不让动,之后我们准备带人统一把垃圾装好,让老太太带着去她说的地方卖掉。”在“警社共治”联席会议上,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交流之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下一步措施并第一时间行动。

今年7月,29号楼住户向物业反映,该楼一户人家,老两口70多岁了,捡了不少废品堆放在地下室,纸箱、矿泉水瓶、泡沫板几乎堆得要挨到天花板了。物业工作人员上门沟通多次,表示找个收废品的人来,让老太太将这些东西卖掉。然而老太太嫌物业找的人给的价钱太低,称要自己找人,可过了好几天也不见动静。

于是,社区工作人员和民警一起上门,一方面跟老人讲地下室乱堆杂物带来的安全隐患以及对其他业主的影响,另一方面帮老人寻找合适的废品收购站。多次沟通之后,社区、物业工作人员帮老人将废品卖掉。最终,这起多个居民投诉的问题圆满化解。

“有些事情社区从情理沟通起来效果比较好,有些问题则是民警从法律角度解决会更快。遇到问题我们跟民警一起出动,双管齐下效果比较好。”华清学府城社区副主任靳巧云介绍。同时,社区与派出所每周三都会召开联席会议,双方在会上将工作中接到居民反映的问题共享,看哪些需要民警出面解决,哪些需要社区协调其他部门,便于汇集各方资源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民警常驻社区 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记者了解到,在2023年之前,华清学府城小区是当地社会治安的“重点区域”,面积在幸福中路派出所辖区中占比不算大,可平日里小区的报警量却不少。随着“暖心警务会客厅”建立,派出所抽调6名民警、9名辅警常驻社区,民警从“进社区”变成“在社区”,通过服务前置建立起“警社共治”体系,不仅提高了接处警效率,也更好地实现矛盾纠纷源头治理。

在矛盾纠纷化解方面,围绕“矛盾不上交”的目标,通过“警社共治”将小事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小事变矛盾”,对于已形成的矛盾纠纷,则让双方有处说理、有人论理,避免“矛盾变案件”。

针对群众对电信诈骗案件的担心,民警联合周边银行进小区,在人员密集区开展反诈宣传活动,并利用横幅、海报、电子屏,宣传覆盖全小区。针对群众的需要,邀请省电视台进入小区拍摄相关反诈短片,用“身边的故事”提醒“身边的人”注意防范。同时,组建了覆盖社区的“院落警长群”,通过群内推送反诈知识,解答群众疑问。

在日常工作中,社区收到群众居住证、无犯罪记录证明等办理需求以及物品丢失、老幼走失等求助,便可第一时间向民警反映,而民警了解到诸如漏水、采暖、卫生、上学、就医等相关问题,可及时反馈给社区、物业、学校、企业等,尽快解决隐患,避免更多问题的发生。

华清学府城社区党委书记花好赛妮表示,社区将持续依托“暖心警务会客厅”的作用,切实做到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多元化化解矛盾,用情用心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形成超大型社区“警社共治”有效新路径,努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本报记者 文晨